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云南普洱:产业有“丰”景 乡村有蝶变

2024-09-0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蔚蓝的天空映衬着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硬化的乡村小路伸向远方,远处的田野在和煦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芒……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通关镇的公馆村,如今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李伟忠(右)指导烤烟生产。摄/向鹏

谈起公馆村的变化,村民们对旧时的公馆村印象深刻:贫穷。曾经的公馆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一个重点的扶贫工作村,村集体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支柱产业。

“近些年,我们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一个相对落后的村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村。这多亏了国家的好政策,同时也离不开县烟草专卖局的帮扶。”公馆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陈鉴感慨地说。

公馆村的发展动力从何而来?这还要从2021年说起。当时,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接替帮扶公馆村,之后开始帮助村里修农耕路、安装节能路灯、道路硬化、发展产业等,激活了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为了促进公馆村经济作物协调发展,实现土地的最大收益,在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帮助和支持下,根据公馆村实际情况,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规划形成烤烟、养殖、科技三大生产片区,并成立了由村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村子的土地流转,让小田变成了大田,方便了机械耕种,节省了不少人力。今年我种植了10亩烤烟和5亩沃柑,收成很不错。”前些年看到致富希望的村民郭伟辞掉了外地工作,回家乡流转出土地种起了沃柑和烤烟。

为提高农户多元化收入,在烟草公司的指导下,郭伟对烟田复种苦荞、水晶豌豆等。为了提高苦荞、水晶豌豆的价格、保障烟后作物的销路,烟草公司还牵头让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和帮助其与收购商签订种植收购合同,解除了他种植成本较高和销售的后顾之忧。

针对公馆村山岭地多、优质耕地少的问题,墨江县局(分公司)帮助公馆村在地势较陡的地方种植沃柑,还利用森林面积较多的条件发展林下养殖产业。

工作人员视察养殖基地。摄/李伟忠

来到位于公馆村陈家林下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内,只见一只只形态健硕的土鸡或成群结队,或在悠闲漫步,这里是“鸡司令”陈鉴的主场。

“咕咕咕……”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陈鉴正观察着土鸡的生长情况。“让土鸡在山林里自由奔跑,饿了就吃玉米粒和虫子,运动量增加后,土鸡的羽毛鲜亮、肉质细腻、口感鲜美。”陈鉴笑着介绍。

酒好也怕巷子深,土鸡出栏后,如何让村民的“好收成”成为“好收入”?2023年墨江县局(分公司)公馆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伟忠针对土鸡、鸡蛋滞销问题,主动与墨江县局(分公司)工会、当地私营企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等联系,调动社会力量,拓宽帮扶渠道,公馆村养殖户实现了每年不低于15万元的养殖收入。

“随着村民腰包不断变鼓,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为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我们帮助公馆村修建了党员活动场所、篮球场等。”李伟忠说。

如今,公馆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劲头、越过越有滋味。

(文/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向鹏

0
上一篇: 云南丽江古城区:偏远山乡的温暖驿站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