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大学张延平教授携手广州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开展“专业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情况调研。此项工作面向腾讯众创空间、金发科技和达安基因等广东省内优秀的孵化器展开,依照团队前期的“专业孵化器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理论成果,就近200余家专业孵化器所孵化的“专精特新”企业,梳理专业孵化器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功能发挥效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以高质量调研,助力高质量发展,也是高校教师应谨遵的治学及科研之道。
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浪潮正向纵深发展,孵化器在经济建设浪潮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孵化器如何能够持续有效地实现价值创造,成为学界及业界非常关注的热点。
业界人士认为,通过构建创业生态系统开展价值共创,是孵化器实现价值创造的有效途径。与综合型及平台型孵化器不同的是,专业孵化器专注垂直孵化,对被孵企业的孵化服务更具专业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更易构建专业的孵化网络以便形成创业生态系统来推进价值共创。
在实践中,专业孵化器与被孵企业以及其他创业生态系统主体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服务交换关系。专业孵化器通常是提供专业服务和专业资源的主体,而创业生态系统中的被孵企业则作为专业服务的对象。因此,服务主导逻辑适用于解析专业孵化器的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问题。
然而,受限于研究情境,该领域目前尚未见研究成果将服务主导逻辑拓展到专业孵化器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中来。此外,关于孵化器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既有文献大都把多主体间的价值共创,看作是一个资源整合和服务互换的过程,因而仅对价值共创过程中资源和服务的二维关系展开分析。
对此,张延平教授等研究人员对专业孵化器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提出建设性意见。
首先,创业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征是各要素之间具有价值共创性,通过价值共创维持着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演化发展。生态系统内各主体通过资源整合、服务交换和制度安排开展协同性价值创造,这一过程中价值主体识别、资源互动等是价值共创的重要内容。
调研发现,在母子公司协同开展专业孵化情境下,随着创业生态系统的不断演进,子公司孵化器和母公司、被孵企业之间关系呈动态演化特征。主体间关系变化驱动服务主导逻辑以及资源整合、服务交换和制度安排三维服务策略产生相应的动态更迭,最终支撑价值共创模式的持续演进。
其次,价值共创过程中的服务主导逻辑演进至关重要。多元动态逻辑的观点,强调组织内部多种制度逻辑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以逻辑冲突和并存等形式展现出来的多元逻辑关系,是组织应对外部复杂环境的必然选择,这也是创业生态系统面临多主体关系复杂性的整体逻辑解决方案。服务主导逻辑在动态演化及多重逻辑并存下,将显现兼容性和向心性问题。兼容性是指不同逻辑在组织中出现时,呈现出对组织行动目标一致性的影响;向心性是指对组织核心功能实现来说,不同逻辑在多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同等合理且重要的。
调研发现,专业孵化器会结合多元主体间关系的演变,来调整服务主导逻辑及服务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服务主导逻辑由单一逻辑主导过渡到多重逻辑并存,多重服务主导逻辑之间呈高兼容性和低向心性的特征。
再就是价值共创过程中的演化机制更迭。调研发现,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实现机制主要聚焦于关系嵌入、协同演进和迭代演进三类机制。与此对应,专业孵化器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过程中,多主体间关系的演变如何驱动服务主导逻辑和服务策略的协同演化的机制,凸显的是关系嵌入机制;服务主导逻辑和服务策略的协同演化,又是如何支撑价值共创的实现机制,则凸显的是协同演进机制;各个阶段价值共创实现后,又是如何进一步地过渡和开启到下一阶段的价值共创的机制,则凸显的是迭代演进机制。
综上所述,鉴于专业孵化器主导的创业生态系统的特殊情境,其价值共创的三大演化机制的形成,在实践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实践样本加以印证。(张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