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云南会泽:烟经协同,奏响致富“交响曲”

2024-10-1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在金秋的暖阳下,火红的辣椒与金黄的烤烟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云南省会泽县田坝乡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近年来,田坝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始终坚持产业振兴的核心地位,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推进“烤烟+辣椒”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村委会的引领和带动,实现了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发展。

务工群众在采摘小米椒。摄/王珊珊

金秋送爽丰收时,又是辣椒成熟季。当下,正值新鲜辣椒采摘高峰期,走进田坝乡尹武村、公锁村、海山村的辣椒基地里,一股馥郁的辣椒香气瞬间扑鼻而来。成片成垄的小米椒缀满枝头,颗颗饱满,色泽诱人,放眼望去,颇为壮观。七八十名工人头戴遮阳帽、手提盛水桶,正忙着在分批采摘、搬运,将采摘好的鲜红饱满的小米椒一桶桶地倒在拉货的车里。

回望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曾经的村民们仅依赖种植烤烟、玉米、土豆等作物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然而,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的变化,发展多元特色产业成为了田坝乡的重要发展策略。

“从栽种到现在,约两个半月时间,我们管理有力,小米椒长势不错,每亩可以产2吨。现在都是订单式销售,目前按市价6元每公斤,由文山先正达公司直接来地里拉,今年种植小米椒54亩,总产量预计在100吨左右。小米椒个头不大,带动性和经济效益却很可观。”基地负责人朱绍德介绍道。

辣椒作为短平快高效农业,同时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育苗、移栽、管护到成熟采摘,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田坝乡的辣椒种植基地,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在家门口务工增加收入的宝贵机会,务工的群众都是周边几个村的,基地早晚包接送,用工高峰期每天可达到80人。

“年纪大了,去不了外面打工,从5月份开始,我就在辣椒地里干活,从种植到拔草,每一道工序都参与,每天能赚100块钱。在这里干活不累,还能照顾家里,一直能干到9月份采摘结束。”村民王会英一边忙碌一边开心地说。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这份工作的满意和对未来的期待。

会泽县田坝乡党委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出谋划策,全面摸清各村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瞄准辣椒产业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好管护的优点,以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订单产业”为主攻点、保障农民就近就业增收为着力点,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发展订单辣椒产业。

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头种植,推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种植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由合作社统一供苗、农户种植、企业收购,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辣椒产业“产+销”一体化发展。鼓励合作社、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规模化发展辣椒产业,将撂荒地变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积极整合涉农资金,抓好乡村产业项目谋划,实施村内生产道路、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补齐辣椒等农田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土地利用率,为农业产业增产、农民增收打好基础。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致富带头人作用,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开展辣椒种植“一线传技”活动。截至目前,共面向群众开展辣椒发展、种植技术指导15余场次,受益农户达600余人次。

技术员入户指导。摄/王珊珊

与此同时,田坝乡的烤烟产业也迎来了丰收季。在田坝乡,5500亩烤烟进入采烤时节,烟农们抢抓节令,忙着采收、搬运、编秆、装窑和烘烤烟叶。为确保烤烟产业的顺利发展,当地积极做好烟叶烘烤指导工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下派技术员驻点指导,帮助烟农解决烘烤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下一步,田坝乡将持续探索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路径,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奏响农民们增收致富的欢快乐章。

(文/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查向城 王珊珊 王娅多)

0
上一篇: 云南普洱:走民族团结之路,育共同富裕之果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