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烟叶收购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这里,严格的等级质量管控“筑牢根基”,贴心的收购模式“增色添彩”,共同为助农增收写下美好的一笔。
有“力度”的质量管控,筑牢烟农权益的堡垒
每天清晨七点,总有一群身影在集中分级点格外醒目。他们时而在分级桌上翻看烟叶,仔细检查其中是否有混青杂、混部位的情况;时而与分级人员交流,询问分级的依据和过程。他们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烟叶质量的细节。他们便是烟站质量主评、主检和定级员。统一平衡烟叶等级眼光是让他们日复一日前往分级点的首要目的,在确保烟叶等级的准确性和眼光的一致性后,他们才返回烟站。
夕阳烟站收购点定级辅助员正在对烟叶进行定级。摄/余倩
烟叶等级质量不仅是烟叶生产的生命线,更是维护烟农权益、实现阳光收购、公平收购的重中之重。为守好烟农“钱袋子”,夕阳烟站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烟叶等级质量管控置于核心位置,严格落实收购等级“三关六必检”,将等级质量管控力度落实到各个关键环节。
在人员选拔上,烟站充分发挥引导与督促作用,确保形成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责任心强的专业化分级队伍,并对其系统培训进行悉心指导。同时,将质量管理的着力点前移至专业化分级环节,切实强化专业化分级流程管理。
在收购环节上,要求定级人员需秉持公正,不得对自己的烟叶定级,坚决杜绝人情烟、关系烟;并根据交烟轮次,烟站定期更换、更新收购指导样品,将每天“早统一、午纠偏、晚总结”一以贯之,用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贯始终,持续秉承维护烟农权益的初心使命,为烟农增收保驾护航。
收购工作“早统一、午纠偏、晚总结”。摄/余倩
有“温度”的收购模式,书写高满意度的答卷
分级、打包、装车……近日来,夕阳乡集中分级点格外热闹,烟农按照约时定点表的时间安排,陆续来到这里,在调度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入分级点。烟农等候区、专业化分级区、存放装车区划分清晰,并拉起了警戒线,整个现场忙而不乱。
“今年来分级点预检比去年好太多了,不用挤,也不用早起来排队,我还能根据烟站安排的交售信息提前规划……”烟农吴生友说。大家满意的笑容和真诚的肯定,是对今年收购模式规范管理的最好回应。
夕阳乡打黑新村90后烟农代表李宏兰开心来交烟。摄/余倩
今年,夕阳乡继续采用“集中分级、统一运输、代表交烟、约时定点”收购模式,严格按照“收购进度稳步递增、平稳均衡、收尾有序”的工作要求,瞄准约时定点工作靶向发力,加强对约时定点定量轮流交售的规范管理,充分考虑植烟村组的合同交售量、烟农户数、距离远近、烘烤出炉进度,合理安排交售轮次、时间和数量。并且,在开磅前将约时定点安排表逐一发放到每一位烟农手中,确保人人知晓自己的交售时间和预交售量。
“这种管理前移、主动服务、精准指导的方式,有效缩短了交烟时间,极大提高了烟叶收购的便捷性,减轻了烟农收购期间的劳动负担。” 夕阳乡打黑新村90后烟农代表李宏兰说。
收购工作持续期间,夕阳烟站将继续秉持着“两度”理念,怀揣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多点发力持续推动烟叶收购调拨工作平稳有序,真正让烟农利益有保障、钱袋鼓起来。
(文/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