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景东县龙街乡在沪滇协作项目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聚焦有机茶园基地认证与品牌建设,创新“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精心打造“锅瓦”茶文化旅游品牌,将“茶叶”转化为“黄金叶”,助力景东县乡村振兴。
龙街乡戈瓦村千亩茶园。摄/周媛
得益于哀牢山独特的气候与优越的土壤,龙街乡孕育出了品质卓越的锅瓦茶,其微量元素高达17种。锅瓦茶条索清晰,汤色清亮,喉韵深长,回味不绝,深受省内外茶友们的喜爱。2024年锅瓦茶沪滇协作项目获得350万元资金加持,用于茶叶晾晒场所、制茶设备、道路硬化等建设,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助推乡村发展。
“我从小就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中,体验采茶、制茶以及茶厂运营等各各环节,这些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后来,我外出打工,在大城市接触了一些朋友,发现茶叶在大城市有很大的市场,于是决定回乡做茶,前些年我接过父辈的衣钵,承包208亩茶地,用现代经营模式和理念来改造和提升茶园的运营,预计今年可收入40万元左右。”作为锅瓦茶产业的引领者,普阳不仅亲身回归家乡投身于茶业,更主动向村民们分享和传播“锅瓦”茶的制茶的技术与知识,为促进当地茶产业的兴旺发展做出贡献。
烟站技术员在茶园投放蚜茧蜂。摄/周媛
“今年为防止茶园蚜虫大爆发,龙街烟站技术员们通过投放蚜茧蜂来对抗蚜虫,不仅保护了茶树,还守护了我周边种植的15亩烤烟。”龙街乡农户丁习香说。
龙街乡因地形崎岖、偏远,长期面临农业生产受限与人才严重流失的问题,导致了用工难题的加剧。“今年茶厂成立了帮扶车间和飞速采摘队,我把烟草推动组建的产业工人介绍到茶厂和车间工作,既解决了茶厂用工难的问题,又为131个当地村民和产业工人解决就业问题,吸引更多村民选择留在龙街乡发展,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龙街烟站副站长张正才说。
普阳正在茶厂摊晾茶叶。摄/周媛
龙街乡近500户茶农面临“散、零、小”困境,茶地远离县城,销售受阻,成本高昂。景东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推销茶叶,不仅将茶叶介绍给县城的茶老板,还发动单位有需求的职工购买,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茶农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我家现有茶地25亩,今年预计可以采收14000公斤,总收入在5万元左右,现在新鲜茶叶在家门口就可以卖,非常的方便呢!”龙街乡村民杨开才说。
龙街乡广泛种植了5260亩茶叶,覆盖了周边四个村庄,年销售鲜叶量高达310吨,总收入1000万元左右。这一产业有效带动了村民的增收致富。
在沪滇协作和烟草部门的支持下,龙街乡茶产业蓬勃发展,不仅提升了茶叶品质,还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成功将“茶叶”转化为“黄金叶”,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文/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