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陕西澄城:“四点”发力选育人才“好苗”

2025-02-05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期,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澄城卷烟厂公示了2024年高技术高技能岗位聘任人员名单,其中生产车间11人,职能科室3人。

澄城卷烟厂与聘任技师签订聘期合约(摄/王红喜)

名单的背后,是工厂始终秉持“拓宽人才发展空间,激发人才队伍活力”的工作理念,聚焦“选”“育”“用”“留”四点发力,聚焦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持续深化人才强企战略,有效激活人才队伍“强引擎”。

完善机制强化“选”

2024年7月,澄城卷烟厂召开高技术高技能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将人才资源转化为工厂核心竞争力的规划。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里,工厂已经聘任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能手和业务骨干,有效推动了人才队伍梯次的科学配置。

本次岗位聘任秉持突出业绩、正向激励的原则,不仅进一步拓展了聘任的范围,而且持续突出了业绩成果和技术传承的核心导向,能够促进优秀骨干人才脱颖而出,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性竞争氛围,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系统培养提升“育”

“师傅快看,这次聘任名单有你名字,你现在是一级封装设备操作技师啦!”9月26日,卷包车间青年员工小刘看到公示栏的信息后,兴奋地跑到师傅童文斌所在机台,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他。

童文斌是卷包车间ZB25包装机的一名资深挡车工,1995年7月参加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先后被授予“澄城县劳动模范”“渭南市技术能手”“陕西省劳动竞赛标兵”等荣誉。

“身为他们的师傅,那就要负起这个责任。”童文斌笑着说,“我会尽我所能,传授技术技能,为车间培养好后备力量。”如今,童文斌带出的徒弟中,已有不少人走上了生产一线的重要操作岗位。

人才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完善且系统的培训机制。在“育”的过程中,除了师带徒制度外,工厂还创新性地建立了领导干部服务联系高学历及优秀人才的工作机制。

工厂领导班子成员秉持着“真诚服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动态管理”的工作原则,积极与联系对象展开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认真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问题、困惑及想法,主动提供人文关怀,对于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或资源予以有效解决,确保每位联系对象能够安心工作、潜心研究。此举不仅有效落实了公司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要求,更极大提高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科学管理发挥“用”

在今年的QC成果发布交流培训班上,在聘烟机设备机械修理技师段军武团队的成果获得了公司成果发布一等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获奖后,组员小陈感慨道:“我们小组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离不开车间师傅们的团结协作和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厂里为我们精心搭建了宝贵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能够参加公司成果交流会,与兄弟烟厂的优秀选手同台交流,帮助我们更快成长。”

充分用好人才,发挥人才资源的最大效能,是工厂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要义。而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是确保人才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能力和创造力的基础。

工厂将各项技能竞赛作为发掘人才的重要平台,通过健全制度、完善标准、规范流程,广泛开展设备维修、电气、操作等不同领域的各类技能竞赛,积极组织员工参加省市级工会的工匠成果交流活动,为技能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铺设了一条成长的“快车道”。

与此同时,工厂还根据聘任的具体岗位职责,量身定制聘期任务,并对聘任期内的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建立奖惩制度,及时表彰表现优异、为工厂创造显著价值的员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营造环境促进“留”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关注人才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是工厂高质量发展的强力保障。

近年来,工厂建立了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机制,按照“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坚持绩效分配向一线生产部门和关键岗位倾斜。在精细实施工资分配的基础上,统筹工厂发展和工资平稳增长的关系,将生产经营效益与员工薪酬充分挂钩,建立合理的绩效分配体系,实现了在岗员工工资体系的优化调整,切实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和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

如今,技术人才早已不再是过去的“吃力不讨好”,他们的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工厂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典型的光辉事迹,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他们是用实干和成绩获得了更多的荣誉以及更高的薪资回报。

在工厂上下不懈努力下,对操作技师、维修技师及工程师等关键技术岗位的聘任力度不断加大,技术人才的成长路径越来越清晰明了,成长通道越来越宽广通畅,真正实现了“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出力者出彩”。

人皆为才,人尽其才。未来,澄城卷烟厂将坚定不移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核心理念,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的各项措施,着力打造一支兼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系统性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工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和动力。

(文/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澄城卷烟厂  薛俊卿  张毅)


0
上一篇: 春华秋实八一村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