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产业 >> 浏览文章

四招精准发力,春耕生产步步为赢

2025-03-14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三月,春风裹着细雨轻抚山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某育苗场地内,技术工李文涛戴着草帽,弯腰轻捏一把生石灰洒向地面,他对身旁的合作社理事长说:“今年育苗工作准备得早,多亏你们安排,把场地平整得刚刚好。”育苗场外,拖拉机突突作响,满载小拱棚钢架的车辆穿梭在乡野道路间,泥土的芬芳随风飘散,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面对春播季的多变天气,宜良九乡烟站精准落笔,在广袤烟田上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育苗盘播种。摄/苗艺

精准规划,绘就烟田管理“导航图”

清晨,九乡乡陇城村薄雾未散,烟站职工顾江才踩着露水走上田埂。他掏出手机点开宜良烟叶数字管控平台,GPS定位光标在屏幕上跳跃。“老刘,这块坡地光照足,很适合栽烟!”他转头对生产辅导员刘所付说道。两人沿着田埂丈量土地,引导烟农将原本零散的烟田聚拢成片。不远处,几位老农正蹲在地头比划:“连片种用上大机械,还能省水省肥哩!”

回到烟站办公室,电脑屏幕上的“烟田一张图”逐渐清晰。绘制好的蓝色烟田区域如繁星点缀山间,有的依山势蜿蜒,有的在平坝舒展。“等电子合同一签,地块信息就能‘对号入座’。”烟站工作人员滑动鼠标,烟田类型、沟渠走向、烤房位置尽收眼底。这张“活地图”让烟站能精准调配资源——哪片地适合规划连片,哪块烟田土壤肥力好,决策变得像“看天气预报”一样直观。

精准审查,把好种植意向“入口关”

“罗大哥,您家烤房去年跑气,得先检修才能申请种烟。”在九乡乡月照村委会板田冲,烘烤主管万正祥拿着笔记本逐户走访。春耕前,九乡烟站展开“种植资格大体检”:烤房是否达标、农机是否齐备、连片种植意愿强不强,都成了“必考题”。

在九乡乡九乡村委会乐利村,烟农祁海存刚通过审核,就连忙打开手机端查看自己的地块位置。“审查严是好事!”他抹了把汗说。如今,烟站推行“以能定产”——烤房容量、配套设施和种植面积精准匹配,从源头杜绝“超种烂烤”。烘烤推进会上,烟站审核小组正对照档案反复核对:“这户有十年种烟经验,优先保障;那户烤房老旧,得列入改造名单......”

精准发种,织密生产“源头网”

一大早,当清晨的阳光洒在九乡烟站的仓库门前,烟站职工老樊就忙着核对一袋袋烤烟籽种。“今天月照片区计划育苗480亩,按照新标准每亩1700粒,一共领816000粒。”老樊一边说着,一边将籽种递给挂片职工,由挂片职工领取送至育苗工厂,监督烤烟合作社育苗专业队精准育苗。

仓库里,一排排籽种袋整齐码放,烟站站长王得波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台账说:“以前发籽种全靠人工记录,难免有误差。现在有了这套系统,从领用到回收,全程可追溯,一粒籽种都不会浪费。精准发放籽种,就是从源头上为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精准备旱,筑牢风险“防火墙”

山涧溪流淙淙,九乡烟站烟技员刘艳平带着村民清理引水渠。“现在疏通‘毛细血管’,夏天才能‘血脉畅通’!”铁锹铲起淤积的枯枝,清冽的山泉水欢快奔涌。

老烟农尹庆华在新修的蓄水池边,时不时伸头望向池内:“蓄满这池水,伏旱时能顶半个月!”烟站未雨绸缪,不仅组织动员烟技员统计上报可用水池水窖,还统计了全乡流动可用水方数。烟站职工小刘翻着水池水窖统计表笑道:“咱这是‘晴天修屋顶’,等真下雨可就晚喽!”

如今,九乡的烟农个个成了“半个专家”。年轻人在手机上学病虫害识别,老师傅在地头传施肥诀窍。春风下,深耕机轰隆驶过,翻起的泥土泛着油亮的光泽,仿佛能看见金灿灿的烟叶在秋风中摇曳。这幅“精准生产”绘就的新画卷,正为山区农业转型升级写下生动注脚——在这里,每一株烟苗都生长在数据与经验的交汇点,每一片烟田都跳动着科技兴农的脉搏。

(文/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苗艺)


0
上一篇: 平顺农商银行:金融活水润春耕 精准服务助振兴
下一篇:宁晋县召开电线电缆(中低压)特色产业集群企业座谈会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