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河北讯 河北省沽源县大石砬村地处大山深处,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在奔向小康的路上,大石砬村重点发展生态扶贫项目,守住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百姓终圆小康梦。
盛夏时分,万物并秀。在沽源县大石砬村草原起伏的山丘间,村民们正忙着照顾今年新栽下的金莲花苗,拔草覆土、劲头十足。
村民赵秀莲说,自己现在在金莲花种植园区打工一天140元,自家地包给别人,一亩地每年租金350元。
大石砬村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全村585户141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307户650人。2017年初,河北省林草局帮扶工作组来到大石砬村,在对全村进行初步了解之后,他们作出决定,走生态扶贫的路子,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
“全村4.8万亩的整体面积,其中森林资源面积达到了2.1万亩,森林资源丰富说明这个村适宜各种树木的生长。”河北省林草局驻大石砬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田建辉介绍道。
万事开头难。当工作组把这个想法告诉村民时,反对声不绝于耳。
“不如坡上弄点草,打点草回家好喂牲口。”村民衡长明说道。
面对村民的质疑,工作组一方面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打破思想禁锢;一方面着手解决村民们的实际困难,用行动赢得大伙的信任。几个月过去,水泥路通了、自来水有了、全省首个合作社造林项目的申请也批复下来了。河北林草局投资,村民们出力,当年造林2300亩。造林第一年,仅分红一项就为每个贫困户增加900元的收入。看着村里实实在在的改变,村民们的精气神更足了。
沽源县大石砬村党支部书记孙喜玲说道:“这个村的变化越来越大,老百姓认为以后的发展有前途了,争相干活。”
人心齐,泰山移。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坝上杨树防护林改造、樟子松嫁接红松、富硒金莲花种植,一系列生态扶贫项目纷纷落地。生态资源优势转化,实现了生态增效、产业增值、群众增收。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00多元提高到近万元,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2%,2019年大石砬村全村脱贫出列。
“路修上来了,地都大面积承包,我现在挺知足。”大石砬村村民赵树兰说道。大石砬村村民郭风娥也表示:“大面貌全都改变了,之前我可没享过这么好的福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大石砬村致富奔小康的坚实基础。眼下村民们正忙着接WIFI、盖小院,依托草原天路穿村而过的优势,发展生态特色旅游。一个星期后,第一批游客就将入住。大石砬村也将迎来新的生机和希望。
“接下来我们要把绿水青山维护得更好,以两区建设为总目标,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的力度,让我们的绿水更绿、青山更青,让它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田建辉说道。
(文、图/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 姚伟强)
责编:台畅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