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软环境” ,拼出发展“硬实力”。年初以来,黑龙江友谊县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和“三航行动”再出发为引领,以助力全市营商环境排名进入全省领先位次为目标,充分发扬“三个较真”精神,坚决做到劲头不松、力度不减、热情不降,以“三个坚持”为主要抓手,一以贯之加压奋进,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三个聚焦”强推进。聚焦发展大局层层加压。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振兴发展的“一号工程”,严格落实书记、县长“双组长制”,强化高位统筹、组织调度,逐级压实县处级干部、牵头单位、责任部门工作责任,齐抓共管格局更加稳固;聚焦任务分解精准落实。承接市定任务232项,设计自选任务47项,把任务细化到点、责任落实到人。精准把握专项行动评分标准、工作动态,创新建立动态调整的各专班年度、季度、单项任务分解落实“三本台账”,做到目标、任务、措施、时限、进度、责任“六清”,已完成年度任务99项、完成率35.5%;聚焦创新宣传营造氛围。高标准录制并播发友谊县《优环境“友”出发》专题宣传片和19个专班宣传片,在乡镇、机关、村屯悬挂宣传条幅500余条,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建设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全面总结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精准对上新闻推送稿件近200篇,充分展示友谊良好营商环境。
坚持“三真理念”优服务。包联企业项目“真用心”。将多个包保企业、项目方案整合为一个包联方案,实现“一个方案、一包到底”,既做到了真包实联,又避免了人力资源浪费。制定《优环境“友”行动助企服务手册》,包联干部人手一册,坚持有约必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无须不到,实现“帮忙不添乱、帮忙不增负”。认真抓好审批、政策、配套、法治、人文“五个服务”,在推进中船风电等项目中,围绕企业注册、项目选址、前期手续办理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领办、代办全过程“保姆式”“管家式”服务,大力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容缺核准、“一会三函”等举措,免费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员工宿舍,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项目落地;助力民营经济“真用力”。全力推进“信易贷”,市场主体“信易贷”平台注册率39.2%,完成省定年度任务的98%;实名认证率28%,超出省定年度指标8个百分点,为更多市场主体拓宽了融资渠道。在全省首例开展工改系统并联审批测试件工作,实现外线行政许可并联审批。在全市首例实施跨部门营业执照与许可证联动注销改革试点工作,为市场主体退出压减了成本、缩短了办结时间。开展“政商沙龙”126次,走访市场主体593家,收集问题59个、意见建议39个,均合理解决;服务人民群众“真用情”。梳理政务服务事项1230项,网办率、零跑动率、即办率均达100%。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12344件,群众满意度100%。创新推出用水用气“1100”新举措,报装程序简化为1个环节,接水接气1天完成,全程“零费用”、群众“零跑腿”。政务自助服务厅24小时开放,610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可全天候在自助终端机办理。在全市率先开展的“交房即交证”业务,让391户业主实现了交房与拿证“零时差”,该经验做法被多家上级媒体报道。
坚持“三维监督”促提升。营商部门全天候监督。建立营商环境督查制度,为县营商局干部发放营商环境督查证,全员持证督查,同时聘请35名特约监督员,全天候监督县域营商环境,及时补短板强弱项;纪委监委全过程监督。县纪委监委选派专职干部进驻县营商局,每日掌握工作动态,每周对19个专班工作进行全过程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限时整改;人大政协全方位监督。创新制定《县人大县政协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检查提升社会满意度工作方案》,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作用,通过明察暗访、意见收集、专题调研、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抓监督促落实,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下一步友谊县将进一步创新作为、多点突破、持续攻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丽多彩双鸭山贡献友谊力量。
(文/中共友谊县委宣传部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