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践行绿水青山理念 筑牢河湖生态屏障

2023-10-16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年来,丰镇市将河长制工作纳入“五大任务”重要内容,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河长制工作从“有名有实”“有能有效转变为工作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河长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连续两年跃升乌兰察布市前列

一、抓基础促提升,建全河长制责任体系

丰镇市委、政府主要领导作为全市总河湖长和副总河湖长,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完善了河长制工作考核激励奖惩机制,加大河长制工作考核权重,每年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河湖管护重大问题,经常深入实地调研督导工作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强力推进河长制工作,着力提升河湖管护成效。为实现对全市河湖管理保护全覆盖,坚持自然河流水系与行政区域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市建立了市、乡镇、行政村(社区)三级河长制体系,设立市级河长5名,乡镇级河长87名,村级河长70名,山洪沟“三个责任人”182名。设置河长公示牌71块,明确了河长履行保护、管理、治理“三位一体”职责。丰镇市河长办积极履职尽责,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各级河长履职能力培训力度。邀请自治区水利厅范志永等3位专家,举办了全市河长制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培训会,对全市162名河长进行全员培训。同时,以智慧水利大数据应用建设为契机,借助自治区河湖长制信息化平台,市河长办深入乡村(社区)河道现场,对基层河长手把手传授巡河业务技能,使各级河长实现利用“河长通”手机APP规范化、信息化、高效化巡查和管护河湖。

二、重实践求创新,切实加强河湖管护

丰镇市注重河湖科学化管理保护,在完成御河(饮马河)等21条中小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全市“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配合自治区水利厅完成海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开展了水网规划、河湖健康评价以及河湖水域岸线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为做好河湖管护提供重要基础性技术支撑。

针对城区河道环境治理体制不顺畅问题,丰镇市委、政府主要领导经过实地调研,将城区河道环境治理由原来的办事处负责统一纳入城市环卫管理体系,实现了常态化保洁。

市河长办通过深入乡村调研,结合实际,率先创造性地在乌兰察布市提出建立基层河长、防汛和河道采砂管理三位一体责任管理体系,对全市21条中小河流和90条山洪沟全部建立了河长、防汛和河道采砂管理三位一体责任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基层河长职责任务,消除了监管盲区,实现了河长、防汛和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无缝衔接。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沿河村庄、险工险段、过水路面设置山洪防御警示牌、防汛公告牌308块。结合577县道升级改造,在大庄科河新建中型桥梁2座、小型桥梁5座、涵洞26道,切实保障了河道行洪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出实招解难题,专项治理成效显著

丰镇市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将乡镇河长制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有了经费保障,各乡镇、办事处开展河湖管护“春季”、“秋季”和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的积极性更高了,去年以来完成河湖遥感图斑复核164个,复核通过率达到100%,列入整改的12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特别是在市总河湖长、副总河湖长和市级河长的强力推动下,完成饮马河、黑河城区段河道清淤,并且解决历史遗留的厂房、坑塘养殖侵占河道等难题。共清理河道10.5公里,清理淤泥35000立方米,清理垃圾300多吨,拆除厂房及临建房600多平方米,填埋非法鱼塘4个。不仅消除了防汛安全隐患,而且极大地保护了河道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

四、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多年来河道治理欠账比较大的实际,丰镇市加大了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争取和系统治理力度。2021年,利用财政衔接资金实施了五间夭等5个自然村防洪护岸工程,2022年完成了投资1500多万元的大庄科河防洪工程。2023年争取实施了投资2500万元的三义泉镇大河沿河防洪工程,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完成全市重要河道的系统治理。同时,加大生态治理力度。2021年以来共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37.2万亩。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综合治理,不仅有效提高重点河段防洪减灾能力,而且促进河湖流域生态环境根本改善,绘就了“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

下一步,丰镇市将继续抓实河长制工作,坚持不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抓好河湖生态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用“健康河湖”成色提升群众满意度。

  (文/王永顺  岳欣)


0
上一篇: 内蒙古敖汉旗300名干部走出机关参加治沙歼灭战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