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赤峰林长制:赋能生态治理绘就绿水青山新图景

2025-04-22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成效斐然,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织密责任网络 “护绿” 屏障坚不可摧。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林草长组织体系,全市共设各级林草长5148人,制定了部门协作、督查巡查、会务保障等全方位保障制度,形成“源头有人巡,后台有人盯,问题有人查,责任有人担”的新格局,建立了嘎查村级林草长、基层监督员、网格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管理架构,全市林长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责任体系全面建成。印制了 “林草长+检察长”、“林草长+警长”协作机制,建立了互派干部挂职、专家咨询培训等人才智力交流机制,有效强化林草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有效衔接。组织嘎查村民委员会与承包经营者签订森林草原保护协议58.2万份,明确承包经营者责、权、利,林草资源保护向纵深延伸,打通林草资源保护“最后一公里”。推行“两单一函一通报”工作模式,向各级林长提供《林长责任区域森林草原湿地资源清单》和《林长工作提示单》,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进展缓慢地区,以《工作提示函》的方式督促落实。依托林长制体系,将毁林毁草、林粮间作等问题统一纳入“三北”地区林草湿荒资源综合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以及全市住建和生态环境领域违法问题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中进行查处整改,切实维护林草资源安全。保障全市未发生森林草原火灾,未发生重大林草有害生物灾害、野生动物疫情疫病扩散等问题。

攻坚生态工程 “增绿” 答卷亮眼夺目。2024年,结合全市重点工作,赤峰市林草长签发了《关于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两大沙地歼灭战 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的令》和《关于严格禁垦禁牧休牧 进一步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的令》,将生态建设、毁林毁草等问题统一纳入到林长制中一体化推进。印发《赤峰市2024年林草长制工作要点》,围绕压紧压实责任、推动任务落实、完善政策机制等3方面内容,细化了18条具体举措。同时将两大沙地歼灭战、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林草产业发展等重点任务纳入《要点》范畴,进一步健全林草长制责任体系。强力推进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歼灭战,实施内蒙古东部草原沙地综合治理、中央超长期国债“三北”六期等重点项目,完成“三北”工程建设257.7万亩。其中,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72.34万亩,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年度任务,非沙化土地综合修复85.36万亩。其中: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19.42万亩。阿鲁科尔沁旗解决了30万羊单位超载问题,违规放牧率由19.44%降至7.53%,减少11.91个百分点,为草原过牧问题探索出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发展路径。

创新惠民路径  “生态” 红利持续释放。在林长制体系加持下,赤峰市将防沙治沙同农村牧区“三变”改革和“三位一体”结合起来,率先开展“以工代赈”治沙模式,带动26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务工,让本地农牧民在生态治理中受益5000万元以上。针对集中连片、沙地腹地难于治理的实际,总结出“公路穿沙、切割治理”的防沙治沙经验,通过以路治沙、锁边护路,有效控制沙地反复恶化和扩张,在促进治沙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项目区周边农牧民出行难问题。持续探索生态惠民转化路径,依托木、果、油、茶、菌、药的产出和生态旅游的收入,全市林草产值达155.31亿元,让更多的农牧民在林草发展中切实受益。

(文、图/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 刘忠友、孟庆祥、范源、马敬泽


0
上一篇: 赤峰市林草局:“林草+”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下一篇:赤峰市400多名机关干部参加义务治沙活动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