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生态 >> 浏览文章

内蒙古巴林左旗温情执法解难题 生态民生“两相宜”

2025-09-19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日前,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一起代号为5944659529号的图斑顺利完成销号,两位当事人的违法棚圈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成功破解了生态保护与农牧民发展之间的矛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有序推进了草原植被修复工作。

2024年9月初,在住建生态领域违法图斑核查工作中,巴林左旗林草局精准锁定59446、59529号图斑线索。经实地核查发现,三山乡烧锅窑村村民于某、曲某分别在自家门前空地违规搭建牛棚,其中于某占用其他草地0.57亩,曲某占用其他草地0.4亩,二人行为已涉嫌擅自改变草原用地性质。

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9月18日,巴林左旗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对两起违规案件立案调查,通过细致取证、严谨研判,于10月29日依法向两名当事人送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明确要求二人缴纳行政罚款,并限期拆除违法建筑、恢复草原植被。

然而,在案件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了“小插曲”,两人虽诚恳表示愿意配合林草局与乡镇工作,主动缴纳罚款,却因家中养殖的牛羊等暂无合适安置场所,迟迟未能拆除违法棚圈,一度导致图斑销号工作滞后。一边是亟待完成的生态修复任务,一边是农牧民的现实养殖困境,如何在坚守法律底线的同时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成为摆在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法网无情人有情。经过周密细致的全盘考量,旗林草局分管负责人率领督查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迅速行动,会同乡镇干部多次深入实地走访,耐心倾听于某、曲某的诉求与难处。经过多轮与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的沟通协商,采取“合规化引导+人性化解决”的办法,一方面积极引导二人按流程申请办理草原用地征占手续,安排专人对接审批环节,高效率推动手续办理。另一方面明确要求二人在征占期满后,在自家宅基地内规范建设牛棚,既解决当前牲畜安置难题,又从根本上杜绝了后续违规用地风险。


0
上一篇: 巴林左旗:筑牢千年绿荫“长青”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