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区 域 >> 文旅 >> 浏览文章

皇尧御匠雕刻工坊 传承曲阳石雕绝艺

2020-11-04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田龙   加入收藏

曲阳石雕,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千年传扬。“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短短九字,道出河北省曲阳石雕的悠久传承。

“在吸收不同文化营养的基础上,曲阳石雕雕刻出了世界级文化瑰宝……曲阳石雕已经成为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标志性技艺。”《国家地理》杂志曾如是报道。

千百年来,曲阳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的石雕技艺,雕凿出一片辉耀着东方美学的艺术世界。

辉映古今的曲阳石雕(设计图)

石材雕刻技艺代代相传

在河北省曲阳县羊平镇有座“黄山”,“其横卧东西、状若银龙;山上盛产白石,质洁白润、纯净细腻,称汉白玉”,曲阳石雕技艺就是发源于此。

曲阳石雕发源地——曲阳黄山,山脚下有石雕始祖黄石公的石雕像

在曲阳石匠祖祖辈辈叮叮当当的锤钎声中,一代代石雕匠人们用精美的曲阳石雕作品谱写着曲阳雕刻文化的绚丽乐章。

“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

我们常用“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 ”这九个字来描述曲阳石雕技艺的历史传承,其实自殷墟出土的司辛石牛有可能成为“最早的曲阳石雕作品”后,曲阳石雕的历史可能还要上溯一千多年。

始于汉

从目前来看,满城汉墓中出土的五件汉白玉石俑,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曲阳石雕”,这件石俑的五官、衣纹都雕刻得很简单,寥寥数刀便勾勒出身体的线条轮廓。而现存藏于曲阳北岳庙内的西汉石虎,则体现了大汉意象:因石就势,因势象形,因形造意,因意施雕,追求神似。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曲阳石雕匠人开始用汉白玉雕刻佛像,由于曲阳拥有良好的雕刻石材和世代相传的雕刻技艺,加上地近京城的便利条件,因此迅速发展为佛教造像的雕刻中心。

公元586年,隋文帝杨坚改曲阳县为石邑县,这表明曲阳石刻中心的地位已经获得了国家的认可,这时的曲阳石雕匠人已经能够雕刻巨型佛像,大英博物馆中就收藏有一尊高5.78米的隋代阿弥陀佛大像。

满城汉墓中出土的五件汉白玉石俑(左)和藏于曲阳北岳庙内的西汉石虎(右)

兴于唐

隋唐时期,曲阳石雕趋于纯熟自然,人物形象或挺拔刚健、或婀娜多姿,雍容华贵,别开生面。曲阳县灵山镇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的彩绘浮雕《散乐图》、《奉侍图》,说明唐代时曲阳石雕匠人不仅能雕,而且能绘。

2006年考古工作者在南宫市后底阁村西发现了北朝至唐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200余件,其中一尊唐代释迦牟尼佛像最为精美。这佛像石质莹润,造型端正,身体比例准确,体形丰满,姿态端庄优雅,是唐代造像艺术佳品。雕刻艺术精湛,形象逼真,充分体现了初唐时期曲阳石雕艺人在写实基础上追求内在神韵和气势的艺术匠心。

曲阳王处直墓出土的彩绘奉侍浮雕

五代时期后梁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墓中出土的武士门神、散乐、奉侍、十二生肖等18块汉白玉石雕,充分展示了五代时期曲阳石雕的艺术风采。

盛于元

到了宋代,曲阳佛教造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平缓期,世俗化风格初露,罗汉造像开始兴盛。

元代,代表曲阳石雕最高水平的杨琼主持了元大都建设,石雕艺术在建筑领域大放异彩,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明清时期,大批曲阳石雕匠人参与京城建设,并将精湛的石雕技术在皇家宫殿、陵墓和园林的营建中尽情展示,在颐和园苏州街北岸的两块护岸石上留有“曲阳匠师”刻字,这也成为曲阳石匠参与京城园林建设的珍贵史料。

藏于北岳庙的《大元朝列大夫骑都尉弘农伯杨公神道碑铭》记录了杨琼的事迹

“天下咸称曲阳石雕”

近代,曲阳石雕更是推陈出新,大放异彩:

1915年,被誉为“俩半石匠”之一的曲阳羊平村石雕艺人高洛夺在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参赛的《仙鹤》、《干枝梅》荣获国际大奖银奖,自此“天下咸称曲阳石雕”,曲阳石雕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皇尧御匠:文脉传承源于“俩半石匠”高洛夺

俩半石匠雕刻工坊是皇尧御匠的前身,而关于“俩半石匠”的传说广泛流传在民间:清末民初,曲阳石雕艺人经常到天津租界去售卖石雕,彼时,有一位意大利的收藏家喜欢收藏曲阳石雕,便携夫人来到曲阳羊平村,借住在石匠家中。期间,收藏家走访了大部分石雕艺人,最终订制了高洛夺和另一位石雕大师的石雕作品,并称赞“你二人的作品巧夺天工,技艺超群,是当之无愧的石匠,其他的石雕艺人只能算半个石匠了”。

“俩半石匠”之一的曲阳羊平村石雕艺人高洛夺在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参赛的《仙鹤》、《干枝梅》荣获国际大奖银奖

皇尧御匠:让艺术融入生活

2015年,距“天下咸称曲阳石雕”之后的100年,曲阳石雕新兴品牌俩半石匠雕刻工坊应运而生,是皇尧御匠雕刻工坊的前身。

俩半石匠雕刻工坊,传承石雕大师高洛夺高超绝伦的雕刻技艺,传承至今已经是第四代。到2020年,俩半石匠雕刻工坊又升级成为皇尧御匠雕刻工坊,提出“让艺术融入生活”之口号,成为曲阳石雕行业里敢打、敢拼、敢于创新的排头兵。皇尧御匠雕刻工坊立志于整合高级设计师、工艺美术大师、老石匠等珍贵的人才资源,实现曲阳石雕产品的独特化、艺术化、实用化、个性化、标准化的有机融合,为大众消费者提供实用良品。

皇尧御匠之工匠精神:生活亦艺术

现如今,曲阳县共有各类雕刻企业数千家、从业人员十万多人,素有名望的工艺美术师达数百人之多。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石材开始从四面八方运到曲阳,而这些石材被曲阳的石雕匠人们雕刻成一尊尊精美的石雕作品后,又会被销往各地。

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经济大发展潮流的推动下,曲阳石雕正面临着高精尖的雕刻技术人才出现断层、企业布局分散并缺乏集群优势、产业工人的劳动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以致人才流失等系列问题。另外,“缺乏与曲阳丰厚文化底蕴的结合,没能形成过硬的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更是当前曲阳石雕行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尽管如此,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俩半石匠勤修内功、静心创作,以“三年学徒,五年跟班,十年自悟,茅塞顿开,历经十八载,方敢称石匠”的精神严修己身;并在坚守石雕大师高洛夺的雕刻技艺基础上,在设计中融入更多创新元素,让石雕艺术回归生活,达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如《考工记》中所言:“天有地,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皇尧御匠的作品,言“良”亦言“实用”、言“生活”亦言“艺术”。

河北翰鼎雕塑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皇尧御匠

(文、图/ 田龙)

责编:台畅 刘越山

0
上一篇: 山西省举行第二届金牌导游大赛 诞生百名金牌导游
下一篇:山西大同:巧手剪出好生活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