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三月花芬芳,汾水岸畔馍飘香。3月16日,由中国烹饪协会、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中共霍州市委、霍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山西省财贸轻纺烟草公司、山西交通广播协办的“乐享非遗·面向未来”“霍州杯”黄河流域九省非遗花馍展演在中国年馍之乡隆重举办。
来自山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九省花馍的非遗传承人参加活动,共有150余件作品参展,用一场花馍盛宴充分展示民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花馍艺术交流融合和创新发展。“霍州杯”黄河流域九省非遗花馍展演对于传承保护中国非遗花馍传统技艺,推动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山西省政协原常务副主席郭良孝,山西省总工会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新民,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少卿,山西省总工会一级巡视员韩丽珍,山西省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李晟,霍州市领导张可新、史澎、沈晓静、张强强、胡文杰等
开幕式由霍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史澎主持
开幕式上,霍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可新向各位来宾宣传推介了霍州,介绍了霍州年馍的独特之处。张可新说,近年来,霍州市大力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打造以霍州年馍及系列特优产品为代表的“霍嬷嬷”区域公共品牌,特别是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市师庄乡冯南垣村考察调研,亲手制作了一个如意枣花,并在登高上点了一颗红枣,祝福咱老百姓的生活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极大地鼓舞了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年馍产业、传承年馍文化的信心和热情。紧抓这一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霍州市成立工作专班,以“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思路为统领,培育了一批年馍加工龙头企业,通过规范行业标准,实行一体化营销,全面形成霍州年馍行业产业化、集群化、标准化的发展态势。目前,霍州市从事年馍生产加工的工厂、作坊达到120余家,产量突破2000万公斤,销售额达到了1.5亿元,创造了5000多个就业岗位,霍州年馍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的“致富馍”。
张可新真诚希望通过本次展演,筑牢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拓宽携手共进的发展之路;希望各非遗传承人秀出绝活,进一步挖掘民俗文化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昂扬奋进的时代风采。诚挚邀请各位朋友在霍州多走走、多看看,充分体验霍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尽情领略霍州山水的神奇魅力。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乔杰在致辞中对黄河流域九省各位花馍非遗传承人汇聚一堂展示民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表示欢迎。他对山西面食文化、霍州年馍产业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产业基础、发展前景予以充分肯定并表示,中国烹饪协会作为中餐烹饪技艺与传承的保护单位,将不遗余力地以弘扬和传承为己任,研究挖掘非遗饮食文化,保护非遗技艺传承人和品牌,进一步加大科普宣传,帮助其释放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让非遗融入美好生活。同时,也将持续关注和全力支持霍州年馍以及黄河九省花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各省一起,更好地帮助花馍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引领中国花馍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创造新成就。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少卿宣布“霍州杯”黄河流域九省非遗花馍展演开幕。
活动中来自黄河流域九省的非遗花馍传承人纷纷展示了各自的花馍作品,青海月饼、“锦绣天府”、“龙凤呈祥”、“枸杞福娃”、“吉祥如意”、“盛世中华”、霍州年馍“风调雨顺”组合等一件件承载着华夏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代表着美好寓意,制作精美的优秀花馍作品,给现场的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心灵上的震撼。随后,各传承人又纷纷借此盛会一同登台,展现技艺,交流体会,向大家展示广阔中国大地上演变出的“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奇特文化差异。
展演期间,还为各省花馍传承人进行了颁奖。霍州市非遗花馍传承人李巍巍所制作的作品“风调雨顺”获得了优秀传承奖,作品“国泰民安”获得了优秀创意奖。
此次黄河流域九省花馍的集中展示,既是弘扬传统饮食文化,展现中国面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为各省之间提供了相互交流了解的新途径和新载体,全方位的呈现了中国面食的非遗故事,将有效促进九省文旅与美食的融合,推动黄河流域面食产业的发展。
(图、文/霍州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