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文旅 >> 浏览文章

王卫军:追溯正脉本源 书写时代春光

2024-10-25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千百年来,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书写着灿烂辉煌的文明。作为中华民族世代守护传承的文化瑰宝,书法艺术还担负着提升民族审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使命。

在各种艺术思潮繁花似锦的当下,如何坚持濯古来新,将承续传统书法艺术与展现新时代精神气象结合起来?如何进一步推动传统书法融入现代生活、引领时代审美风尚?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副会长王卫军一直在人生的旅途和书法的实践中苦心思索。

“用眼睛去观察世界,用心去感受这个时代的变化,感受这个时代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用笔墨写出我们自己的文字和生命的理解,就一定会写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书法来。”在王卫军看来,书法艺术创作一方面连缀着古代传统,一方面涵养着时代风尚,把中华美学精神和汉字书法审美旨趣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文明有机统一起来,展现当代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人文精神和时代气象。

地利而人和,人和则文兴。

“自古以来,江苏悠久的文脉孕育了灿烂的书画艺术。作为文化艺术的厚土和高地,历代涌现出一大批彪炳史册的书法大家。生活在这块文化艺术的热土,确实感到很幸福。”王卫军认为,得益于绵亘千年的江南文脉,自古风土清嘉、人文荟萃的江苏始终是群星璀璨、薪火相传。诸如被世人尊奉为“金陵四老”的林散之、高二适、胡小石、萧娴,他们引领着时代的书风,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书法高度。

秉持源远流长的书学精神,江苏书法在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人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多年来在全国的重大展赛上,江苏获奖和入选人数始终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谈及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王卫军认为江苏始终以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不断挖掘书法经典的深刻内涵与独特魅力,展现出与古为新的时代格调。“近年来,江苏举办了许多特色活动,提供了很多与全国优秀艺术家进行交流的机会,为更好地培养后续书画家队伍,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艺术感知,丰富他们艺术创作的表现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守正不渝,承古开新,赓续江苏书法的文脉优势和艺术特质。多年来,王卫军努力恪守优秀的传统书法经典,凭借对传统书法人文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深入实践,为新时代书法艺术繁荣发展尽心竭力。

“精于艺”更“志于道”。

王卫军自幼受家庭环境熏陶,少年时在父亲的影响下读书、临帖,走进了书法。“小的时候,可谓家徒四壁。但家中的几只装满父亲图书和一本本读书笔记的书箱,在那个物质和思想都很贫瘠的年代,让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对未来的憧憬。”“我的父亲家境贫寒,但他从小便以一手好字闻名乡里,后又考取江苏师范学院。姑苏文化的熏陶,父亲的书法更加精进,读书期间为学校刻写了很多讲义和油印的教材,到现在我还保留着许多他的学习笔记。”

父亲的启蒙,加之传统文化之韵、铁画银钩之美,激发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书法之路漫漫,他精研书法数十年,遍临历代碑帖,在前人丰厚的书法积淀上继续探索、勇于创新,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融汇百家,兼收并蓄。既深研笔墨技艺之法,更走好承续中华文化之道。从临摹到创作,掌握技法,感悟心境,领会意趣。王卫军以笔为舟,以墨为海,创作出一幅幅展现时代风貌、镌刻历史风华的书法精品,并逐渐在全国专业书法展上显露头角,屡折桂冠,赢得书法界的瞩目及赞誉。


他温纯朴厚,谦恭睿智,英气勃勃,坚毅沉静,眉宇间透着可贵的清净、儒雅与自信。15年的军旅生活赋予他灵思妙悟,更铸就了他坚毅不拔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王卫军的书法以古典精神和现代意识的有机融合,自觉汇入造型艺术的诸多形式,给人们留下了自我情感宣泄的轨迹。无论是他的楷书还是行草书,平和含蓄,真力弥满,卷香四溢。其笔法精到,流利凝重;线性含蓄灵秀,清新洒脱;结体平中寓奇,古而能肆;造白虚实得当,峻逸简远;气息豪迈古雅,简静天成。沉雄雅健的笔触倾泻着他洗尽铅华、独特清、净的情感世界。

“自幼研习书法以来,我觉得它带给我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收获。临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古人的技法和风格,可以进一步触摸古人书法背后的哲学和审美,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感受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与博大精深。”从笔墨的体验,到诗意的人生境界,王卫军不断追求创作与修身并进,萃取古人之精华,感悟文化之韵致,抒写人文之情怀。

如是,王卫军更加强调文墨相兼,注重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的统一,希望能够在书法实践中慢慢锤炼出属于自己的笔墨语系。“书家文化素养的养成,包括文化的积累、人生的阅历、人的胸襟、性格,以及对生命和时代的认知。只有独特的思想,有别于他人的情感体验,才会产生独特的艺术,没有这些支撑,徒有精到的笔墨是没有价值的。”王卫军说。

以文铸魂,以艺抒怀,王卫军认为艺术家应主动深入生活、拥抱时代,在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寻求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形成个人特有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风格。“要走进山水,走进自然,走进这个精彩奥秘的大千世界,去感受这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四季轮回之美。写古人之未写,画古人之未见,把我们这个时代所特有的思想情感、喜怒哀精神的寄托融入笔端,用我们的笔墨也映照我们的灵魂。”

笔墨当随时代,书法艺术的传播同样需要与时俱进。王卫军通过形式多样的新媒体的方式,分享书写生活,交流书写心得。他表示,“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没有接触过书法的人来感受书写的乐趣,感受书法之美。”

时代的变化铸就书法的新变。书法艺术之所以逾千年而活力不衰,正是有无数像王卫军一样有抱负有时代责任的书家,潜心艺术实践,传承书法文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让书法深度融入现代生活,以优秀作品为时代留下最真挚、最深刻的印记,使中国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文/赵菊、叶道明 供图/受访者)

0
上一篇: 河北宁晋开展廉政书法作品展
下一篇:河北易县:狼牙山登山节活动举办 吸引千余名登山爱好者齐聚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