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文旅 >> 浏览文章

“五尺芭蕾”秀出幸福生活

2025-03-26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镇上逢年过节,最热闹的就是高跷表演,它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我从小就看着村里的长辈们表演高跷,在木棍上行走自如,心里很是羡慕,就暗下决心要学会踩高跷。”讲起学习踩高跷的缘由,管其打开了话匣子。

管其今年32岁,家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龙武镇龙武社区大寨村,和村里人一样,他从孩童时期便开始向长辈们学习踩高跷,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这门技艺。

管其和龙武社区村民表演踩高跷。摄/陆肖蓉

近些年,元宵节过后,管其都会和其他村民在村里表演踩高跷迎春纳福,今年也一样。

踩高跷是龙武镇龙武社区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以“历史久、高度高、难度大”而闻名,高跷最高的达3.6米,当地很多人从小就开始学习踩高跷,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认为踩高跷能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初见管其时,他和其他表演者身着鲜艳夺目的戏服,头戴绚丽多彩的人物头饰,背插靠旗,脸上画着各色脸谱,在竹竿的牵引下脚踏数尺高的木跷,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行走于人群之中,或转身或挥袖,身姿矫健,动作轻盈,仿佛五尺之高的“芭蕾舞者”,引来阵阵惊叹。

管其在竹竿的牵引下表演踩高跷。摄/陆肖蓉

“踩高跷不单要胆大心细,还要不怕摔跤,以前练习的时候摔跤是常事,今天我踩的高跷有2米高,路面上有小石子或者刮大风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对于练习踩高跷摔跤的经历,管其深有体会。

为了不出差错,给观众呈现最好的效果,每次高跷表演前管其都会自己练上几遍。

龙武社区村民走街串巷表演踩高跷。摄/陆肖蓉

“每年高跷表演的主题和人物由村里的长辈决定,再根据演绎的朝代和人物来选择高矮胖瘦不同的表演者、穿戴的服饰和装扮的脸谱,今年我们村高跷表演演绎的是汉朝。”管其介绍说。

除了是踩高跷技艺的表演者,管其还是一名烤烟种植户。2017年,管其的父母用前些年种植烤烟、白萝卜攒下的积蓄为他购置了一台大拖拉机,方便周边村民翻犁田地的同时也能给家里增加一份收入。

2009年以来,石屏县烟草专卖局按照上级部署,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在石屏县先后投入补贴资金1300余万元购置农机设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关键环节农机装备示范推广,在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减工降本、助农增收等发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踩高跷表演结束后管其与村民交谈。摄/陆肖蓉

近几年,随着机械化作业的大力推广,大寨村周边村寨村民们的机耕需求不断增加,管其每年仅机耕收入就有四万多元,算上种烤烟和烟后白萝卜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可达15万余元,一家人日子过得不错。机械化不仅带来生活富裕,也解放了劳动力,管其才有了更多的余暇参与踩高跷等民间文化艺术的学习、表演。

现在,村里像管其家一样靠着发展多元化产业建起新房、开上小车的村民不在少数。

“龙武踩高跷闹元宵的习俗流传了上百年,现在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学习踩高跷的人越来越多,我儿子4岁那会儿就开始学了。”管其表示,表演高跷很有成就感,希望踩高跷这门技艺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它。

(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陆肖蓉)


0
上一篇: 邢台地震纪念日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在宁晋县开展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