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山西讯 “根据中国电信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反推全网数据测算,2020年清明假期,全省出行游客为699.37 万人次;根据银联商务银杏云游消费大数据平台测算,全省旅游综合消费额为36.83亿元。”4月7日,山西省文旅厅发布的清明假期山西旅游市场运行情况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及景区限流等影响,全省出行人次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就市场反应情况看,旅游需求正在逐步恢复,文旅市场处于回暖当中。
出台惠民政策 激发旅游热情
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文旅业的冲击,尽早激活省内游市场,释放消费潜力,经过科学研判,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山西省文旅厅决定从4月1日至6月30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山西人游山西”旅游惠民活动,配套实施加大对旅行社奖励力度、公益帮扶等5个方面的推进措施。省旅游协会倡议全省旅游景区推出针对山西游客头道门票免票或优惠政策。
省内多市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晋城市政府出台《晋城市逆周期调节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实行上半年全市A级景区对全国游客免门票政策,面向全国游客发放500万住宿消费券,对外地游客到晋城自驾旅游的,全年实行报销高速公路过路费政策;旅行社组团到晋城的,全年报销交通费,同时,返还旅行社20%的住宿费等政策。清明假日期间,各地景区落实惠民政策,激发了游客封闭一冬的旅游热情,在赏花踏青之余享受到了文旅政策红利。
踏青赏花寻找乡情 乡村旅游值得拥有
4月2日,山西省文旅厅联合省内11市文旅部门启动“踏青知春暖,快乐乡村游”活动,围绕踏青、赏花、观山、望水、寻找乡情等,推出特色鲜明的22条乡村旅游线路,以乡村旅游示范村和旅游扶贫示范村为主体,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踏青郊游、乡村游憩服务,助推乡村旅游热潮。
运城市第五届美丽乡村百花节以“花开河东·乐游运城”为主题,发布了《运城市乡村旅游扶贫线路指南》,推出了特色采摘游、春季赏花游、民俗风情游、生态康养游等30条旅游线路;盐湖景区推出“清明踏青正当时,盐湖四月美如画”主题活动,以春日环湖游和盐湖美景,吸引游客。大同市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天镇李二口长城民俗文化传统村落、灵丘花塔、车河有机、上下北泉等自然景观、乡村旅游景点成为市民出游首选。阳泉市盂县大汖古村景区清明假日期间在园区内划出植树种花专区,以“约会春天,播种希望”为主题,推出“大汖丛林穿越勇者招募令”。长治市上党区振兴小镇推出“上党印象”小镇踏青寻花之旅。晋中市榆次区官道巷民俗文化小镇以免门票免停车费为引流,打造市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临汾市龙澍峪景区邀请游客免费观赏千亩油菜花;山西·安泽第四届黄花文化旅游月活动于4月6日开幕,以“氧生之道·花漾安泽”为主题,让游客流连忘返。
线上线下丰富多彩 传统文化有了新内涵
为弘扬与创新传统文化,各地纷纷将传统清明主题文化与旅游、节事、体育有机融合,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武乡八路军文化园推出“清明时节·相约武乡”主题活动,祭祖扫墓、缅怀先烈,踏青赏春。洪洞大槐树景区以闭园的方式举办第三十届洪洞大槐树文化节寻根祭祖大典,并为广大游客提供线上直播。介休绵山开展“平安清明·慈孝传承”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清明(寒食)文化体育旅游节,将“文化、旅游、体育”深化融合,同时采用视频集成、网络直播的方式,通过“云观赏”在线观看人数突破万人。“相约张壁·放飞梦想”,张壁古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打造“旅游+体育”新引擎 ,让游客在体育运动中深入领略当地风土人情,体验古堡特色文化。忻州秀容古城主打“国潮来袭·打卡古城”,让传统与潮流进行碰撞。雁门关景区以“穿越古今,侠游雁门”为主题,打造了一场清明踏青,穿汉服到雁门关的穿越之旅。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发挥旗下各景点特色,以魅力皇城相府、赏春相府庄园、泛舟九女仙湖、踏青蟒河景区、“寻堡”郭峪古城等叠加优势,吸引游客。乔家大院2020“晋商美学生活”—春潮、夏趣、秋韵、冬喜,开启遇见乔家大院B计划,“履中蹈和·共赴春潮”,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创意活动。平顺通天峡景区,在举办祈福祝福活动之余,以抖音挑战赛的形式助推景区新营销。
2020年清明假期是山西在经历了新冠肺炎高发期、进入疫情防控成果巩固期,举全省之力积极施策促进全行业复工复产的第一个假期。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对文旅行业高度重视,为重振游客对旅游市场的信心,出台了积极的扶持政策,各文旅运营主体也主动调整心态和运营策略,旅游市场渐渐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