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区 域 >> 观点 >> 浏览文章

聚焦科技创新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

2022-11-14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山西建设的鲜明主线和根本战略,而创新驱动则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创新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这个新阶段,山西发展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时代山西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山西加快深化科技创新改革步伐。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一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是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产业转型,由于省内传统产业集中,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对此山西先后制定出台了《山西省“十四五”新技术规划》《山西省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等推动科技创新政策共20多项,《山西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山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多部省级科技类法规,在科技创新体制上不断优化,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生态。2021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251.9亿元、投入强度1.12%,专利申请授权37379件;取得一大批科技成果,其中获批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建设15个山西智创城,10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正式获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研发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在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上,山西的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突破7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4.3%;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长24.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4.2%,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9.5%。在取得进步的同时还要看到山西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先进省份仍有明显差距,科技创新不足仍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短板。

聚焦科技创新,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构科技创新新思路,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双轮驱动”,持续在大力度、强激励、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措施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努力推动山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在全国位次前移、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 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瞄准科技创新方向,“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世界科技前沿为目标、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山西省内自身发展情况,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统筹规划,攻坚“卡脖子”核心难题,推进重大技术“迭代创新”,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各类创新主体蓬勃发展的合力,定位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环节和在创新链条中的功能,畅通创新资源在各个创新主体、创新链条与创新环节之间的流通渠道,全方位激发主体活力动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入融合,加快建设支撑高水平创新的基础和平台,打造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以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载体,增强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聚焦集群化规模化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优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体制的顶层设计。政府要把握全局,均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方向,弥补科技创新的薄弱领域,加强对基础研究的财政经费投入,形成稳定长效的投入增长机制。在管理方面,打破制约创新产出的制度藩篱,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减少科技创新项目的审批流程,优化创新政策供给,对科技创新项目的支持和管理从过程管理向效果管理转变,使得科技创新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引进和培养成长的环境。科技创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实力,人才是推动改革创新的中坚力量。提高创新产出必须注重人才队伍建设,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外加大高端创新人才的引进,依托重点项目、重点学科、校企合作和开发区建设,依托山西对外科技交流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发达地区和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对内重视对本土人才的教育培养,要重视基础教育,从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改革教育模式,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学校,从小培养科技创新储备力量;鼓励高校企业合作,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将技术成果快速的投入到企业中,加强与海内外一流高校交流合作,协同完成各类重大科研项目和课题,提升山西的教育办学水平。加强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好住房保障、人才激励等各项优惠政策,营造更加宽松的创新生态环境,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致力创新、勇于创业、开放包容,让创新成为根植于全社会内心的自觉行动。

发展内外联动,积极融入开放新格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主动融入全球、全国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强化各类创新主体和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交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效率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历史上看,山西是“一带一路”大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建设,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口岸互联互通。作为中部六省之一,山西承担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雄安新区、泛珠三角、环渤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的科技合作,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在互联互通的新时代,抓住新发展格局带来的重塑性机遇,构建互利共赢的开放创新体系,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山西要立足全局、聚焦关键,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把创新摆在全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谢文心 中央民族大学 副教授

课题来源,2022年山西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 “提升山西省科技创新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607


0
上一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报告(2022)》在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发布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