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区 域 >> 观点 >> 浏览文章

实现扩内需和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

2023-01-12 来源:经济日报 马庆斌   加入收藏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支撑,把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6.7%,城镇化水平总体不平衡不充分。从增量上看,我国还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城镇每年新增上千万人口,相应的对城市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带来大量的投资需求。从质量上看,老城区更新、基础设施补短板等具有巨大的投资空间。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对于扩大内需的支撑潜力空间巨大。

当前,在扩大内需和新型城镇化战略衔接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与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稳定巩固机制尚未得到有效衔接,公共服务、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需加强。二是存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偏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升,工业化支撑能力偏弱等问题。三是县城和特大镇吸纳农民工的作用有待提升。四是创新基础设施的布局空间不均衡现象突出。

因此,要使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衔接起来,还须在几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畅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产业化机制,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能力。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引导农民工举家进城,向产业发展活力旺盛的城镇聚集,在市民化和产业化形成良性机制。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人地挂钩、人财挂钩,为制造业集群发展腾挪空间,降低制造业发展成本。营造更低成本的城镇化,释放消费潜力,在保障住房、职业技能教育等方面加大覆盖力度,不断提高产业工人的职业荣誉感和工匠精神。探索在超大特大城市之间户籍互认,实现高端人才的自由流动。

二是提升中西部城镇支撑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能力,培育新消费增长极。中西部自然条件决定了其城镇化与东部城镇化模式的不同。在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鼓励引导中心城市带中小城市的都市圈模式,在产业目录优化、土地指标和财政支持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在中西部培育更多特色产业活力四射的中小城市体系。不断巩固提升中西部城镇支撑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能力。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关键投资方面加大倾斜力度。

三是加密都市圈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关键投资优化关键领域。加大对都市圈、城市群内部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既可有效稳定经济增长,也可优化都市圈、城市群内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密轨道交通,把发展市域(市郊)铁路作为实现都市圈舒适高效通勤的重要抓手,在都市圈内布局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挂钩机制。

四是向中西部城镇优化布局创新设施,提升中西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能力。中西部的发展关键在于培育能够将自身特色资源转化为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城市,核心在于创新能力提升。应在中西部中心城市布局更多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引导中西部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基础上,更多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培育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体系,进而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研究员)


0
上一篇: 找准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一体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