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黑龙江讯 “喂,你好,我家的房屋漏水了,得找谁啊?”“我家楼道拐角堆放废物垃圾,妨碍出行,这事谁管?”“我家小区供水管道破裂,往外冒水,快派人来。”“有的货车违章停放,影响我们小店正常营业”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吹哨报道”指挥中心经常会接到样的群众诉求。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拜泉县“吹哨报到”工作开展以来,随着一批批“应哨人”走进社区(村),来到居民群众身边,居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正逐步解决。
照片1 指挥中心
照片2 接哨办理
拜泉县把“吹哨报道”作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为目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指挥平台,建立由基层组织和群众“吹哨”发起,县直有关部门“报到”响应的有效机制,形成问题及时发现、快速解决、时时监督的闭环工作体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坚持顶层设计 聚焦基层赋能扩权
今年以来,拜泉县将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工作,充分借鉴外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印发了《深化“吹哨报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吹哨报道”工作专班的通知》,不断完善“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响应处理机制,重点围绕综合执法、民生工作、应急处置三大类282种情形,通过分级建立工作指挥平台,建立精准闭环修正机制,将党建与基层治理结合起来,结合强乡扩权改革,采取赋权、依法委托、机构延伸和派驻人员办理等多种方式,逐步将工作难度较低、专业性不强、发生频率较高、适合乡镇行使的管理服务事项下放至乡镇,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让基层“难点、痛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进了服务群众的“零距离”。
织密党建网格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坚持“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构建党建网格体系。研究制定《拜泉县小区党组织书记、网格党小组组长管理办法》等十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确保在“吹哨报到”工作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网格划细划小,全县村屯、社区共划分网格1097个,其中农村网格924个,社区173个。在农村,以自然屯为单位划分网格,吸纳驻村第一书记、村屯干部、辅警等任网格党小组长,成立网格党小组697个,选定党员中心户1391户,构建“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组织模式。在社区,根据自管党员分布情况和网格大小,采取“一网格一支部”或“多网格一支部”的设置形式,科学合理设置小区党支部31个,设置网格党小组89个,在网格中择优选定党员中心户142户,构建了“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楼栋(单元)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模式,确保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完善信息平台 畅通便民服务渠道
拜泉县充分整合便民服务热线12345平台资源,投入45万元对其功能进行改造升级和完善,开通微信公众号,设置“吹哨报到”小程序,开发后台系统监控、大数据统计等功能,建立拜泉县“吹哨报到”县级信息指挥平台。在县城,建立吹哨报道指挥中心平台1个。在乡镇,建立“吹哨报到”受理平台17个,城内社区,建立吹哨报道受理平台8个,第一时间响应基层群众和网格反馈的各类问题,按照工作职能实行分类处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本辖区;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吹哨”,提交到县级信息指挥平台,实现平台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综合统计,以现代化智能手段为支撑,拓宽上下贯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便民服务渠道,构筑全县基层社会治理的“指挥大脑”。
建立制度机制 完善基层治理格局
拜泉县完善建立“吹哨报到”联席工作制度,对工作中难以在第一时间解决的问题和涉及面广、界定不清、疑难复杂、久拖不决、协调无果的事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研究制定《拜泉县小区党组织书记、网格党小组组长管理办法》等十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事管人,确保在“吹哨报到”工作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另外,还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考评制度、奖惩制度等19项配套制度和机制。同时,指挥中心在各成员单位中共抽调12人开展“吹哨报到”工作,人员已经到位,“吹哨报到”工作全面运行。以“哨”为令,接“哨”即办,12月15日,接到家住县南六西二道街一居民举报,他家路北大理石加工点切割噪音扰民,指挥中心接到举报后,迅速响应,把举报事件派遣给主责部门县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局立即派人到场叫停生产加工,责令限期整改,从受理到办结仅用时35分钟。截至目前,县吹哨报道指挥中心共“接哨”3424件,全部得到即时有效解决,办结率达到100%,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跃升。
(文、图/聂勇 王克俭)
责编:田婷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