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市“协商在一线”工作推进暨协商为民培训会
湖北省大冶市是2019年全省“协商在一线”工作首批试点县(市),大冶市委把“协商在一线”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项目推进。3年来,大冶市政协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探索实践,把委员履职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选准协商“视角”,精准发力,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凝聚了社会共识、汇集了群众力量,充分彰显了“协商在一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搭建平台,履职触角延伸一线
湖北省大冶市政协把政协委员联络室作为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履职的工作平台,分批次在乡镇、街道、重点村和社区,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政协界别建立了61个委员联络室。委员联络室设立协商议事厅,按照“八有”(有标识牌、有宣传图、有会议桌、有工作职责、有工作制度、有工作流程图、有委员监督岗、有档案资料等)配备,成为“一委员两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开展协商议事和常态化履职的好场所。一些村、社区还拓展委员联络室的功能,提供多种便民服务,以此增进共识、凝聚人心。高新区观山社区委员联络室设立以倾听群众心声为内容的“舒心小屋”,为辖区居民提供心理疏导和就业帮扶;金湖街道马叫社区委员联络室成立以“群众有事来商量、有忙大家帮”为宗旨的“帮帮团”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协调解决矛盾纠纷15起;东岳街道和平社区委员联络室创建“线上接待”制度,每周五政协委员轮流上线与群众沟通交流,共成功受理并化解问题纠纷5起。各委员联络室成立以来,接访群众335人次,帮助化解矛盾纠纷81件,有效凝聚了人心、增进了共识。
完善机制,为民服务扎根一线
政协坚持丰富和完善群众参与政治协商的制度实践,让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扎根一线,密切联系群众。一是健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机制。按照“就近就地、便于工作”的原则,换届后将新一届271名政协委员全部派驻到61个政协委员联络室。实行“双月活动日”制度,活动期间,所有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到村、社区和企业,零距离与群众交流,面对面与群众沟通,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协商中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在协商中广泛凝聚思想共识。二是完善政协活动召集人制度。政协委员联络室安排驻室政协委员4-5名,驻室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各4名,同时吸纳法律顾问、片区民警、社团负责人、社会工作者以及威望高的老干部、村庄理事会成员等参与协商,提升参与者的广泛性。政协活动实行“召集人”制度,乡镇(街道)联络室召集人由分管政协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村(社区)联络室第一召集人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二召集人由责任心强、能力突出的政协委员担任。三是落实政协委员常态化履职制度。充分发挥联络室联系沟通和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政协委员并发动社区干部群众以“五个一”(开展一次公益活动、帮助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提交一份优质提案、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载体,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解决群众难题中积极献计出力,共收集并整理出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147条,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163条,为群众办实事88件。
大冶市“协商在一线”工作现场推进会
精准选题,协商视角瞄准一线
该组织始终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宗旨不偏不移,把准党委政府改善民生的“难办”事、社会和群众关心的“揪心”事进行协商。各联络室在选题时采取“党委政府点题、政协委员荐题、党员群众出题”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收集,经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并报同级党委同意后确定协商议选题。大箕铺镇委员联络室组织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进行走访调研,确定袁家咀村自来水通水工程、东角山村三房垴湾电网改造升级、熊家洲居民小区安防监控设备安装等民生问题作为协商议题。东岳街道湖滨社区委员联络室把畜牧小区居民楼排污问题作为协商议题、殷祖镇殷祖街社区委员联络室把龙盘小区路段无灯光照明问题作为协商议题。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各方重视,一些矛盾多的难点问题和长期未解决的焦点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问题大到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环境整治、道路交通、上学就医,小到物业管理、用水用电、小区环境、邻里矛盾、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3年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下,各政协委员联络室确定协商议题286条,精准把控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痛点”问题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堵点”问题。通过聚焦焦点、找准痛点、攻克难点、打通堵点,协助党和政府有效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解决难题、化解矛盾的工作,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和谐的“连心桥”。
充分调研,资政建言源于一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政协在“协商在一线”工作中,十分重视做好做实调查研究这个基础环节,坚持不调查不协商、不研究不建言,每个协商议题安排调研不少于10天。每个议题协商之前,都要先组织参与协商的各方面人员围绕议题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走访座谈、现场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听实话、察实情、摸底数,全面掌握情况,为协商建言打下坚实基础,确保形成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具有实效的协商意见。金牛镇金牛社区是一个村改居的新社区,“村民”成为“居民”后,弃耕抛荒问题十分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区政协委员联络室在社区党委的支持下,组织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种粮大户、农技人员等20余人,历时半个月,深入辖区居民(农户)调查研究,找出效益低下、基础设施差是根本问题,劳动力缺失、生产方式落后是深层次原因,提出土地向大户、专业户流转,引进生态农业公司成立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等建议。通过“一委员两代表”上门动员,该社区已流转土地210亩,过去荒芜的水田、旱地、山坡等种满了蔬菜瓜果,居民(农户)们不但因土地流转增加了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就业。高新区馨园社区政协委员联络室,组织政协委员深入居民小区楼道,积极帮助解决小区楼梯间无人管理问题,有效解除了楼道及电梯安全隐患。3年来,政协委员依托联络室深入群众走访、调研、视察3252人次,形成调研报告91篇、提交提案136件,推动解决矛盾问题102件次,彰显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
规范协商,“六步议事”助力一线
协商的质量取决于协商的过程。我们注重协商流程的构造,不断优化协商议事程序,通过实施“六步议事法”,把联络室打造成党委政府的“好帮手”。一是确定协商议题。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集协商议题,报乡镇(街道)党(工)委审定后作为正式协商议题。二是确定协商主体。参与协商人员一般由政协委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利益相关方代表、党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社会人士和专业人员等组成。三是做好前期调查研究。围绕议题深入调研,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四是组织协商讨论。围绕议题充分讨论,依法依规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达成共识,形成《协商纪要》。五是报送协商结果。委员联络室将协商形成的《协商纪要》及时报给乡镇(街道)党委,涉及需要市级层面解决的问题,通过政协渠道上报市委、市政府。六是促进成果转化。乡镇(街道)党(工)委认真研究《协商纪要》所列事项后,及时组织实施,确保协商成果及时得到转化利用。通过“六步议事法”协商议事132场次,涉及的95个议题全部顺利解决,协商质量明显提高、效果显著增强。
狠抓督促,协商成果惠及一线
健全完善协商议事成果转化运用机制,力促协商成果落地见效。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三办”联合下发《关于健全完善政协协商议政成果转化运用机制的通知》,明确规定对“协商在一线”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调研报告、考察报告、视察报告、协商报告、专项监督报告、社情民意信息等,以《协商纪要》的形式报乡镇(街道)党(工)委确定后实施。涉及需要市级层面解决的问题,上报市政协。市政协办公室及时以《资政建言要报》或《社情民意信息专报》的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将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的协商议政成果办理落实情况纳入督办工作的重点,加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考评。市政协还在大冶电视台开办了《委员之声》栏目,对协商议政成果办理情况进行追踪问效,有力推动了协商议政成果及时、顺利、有效地得到转化运用。截至目前,市政协办公室共上报《资政建言要报》和《社情民意信息专报》41件,每一件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批示,批示率、交办率、承办率均为100%,办成率达89.4%,一件件协商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惠民之策、利民之举。
强化保障,多方协同助推一线
政协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着力在组织推进体系上加强保障,确保“协商在一线”工作走深、走实、走好。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市委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政协主席担任常务副组长,5位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市委办主任、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和各位政协副主席担任副组长。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委(支部)分别成立领导小组,由党组织书记担任组长,形成市、镇、村三级组织网络。三级党组织定期听取“协商在一线”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党对“协商在一线”工作的全过程领导。二是强化政协担当。市政协成立了强有力的工专班,秘书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专班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工作方案。成立了9个工作指导组,分别由主席会成员领衔,各委办室全员参与,分别联系和指导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政协界别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指导和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注重部门联动。把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教育、卫健、文旅、住建、交通、水利、民政、自然规划和生态环保等部门纳入“协商在一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形成多方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部门密切配合、主动作为,对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加强协作,做到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困难问题合力解决,有效推动了“协商在一线”工作向纵深发展。
3年来,该市“协商在一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线协商的共识,建立了一线履职的机制,树立了一线服务的形象。但是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和基层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及其负责人对“协商在一线”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工作抓得不严不实;二是部分委员参与“协商在一线”工作的主动性不够强,群众参与度不够高;三是协商议事的形式不够丰富,协商质量有待提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再提认识、再加力度、再添措施,扎实推进,推动“协商在一线”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是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进一步深化对“协商在一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的责任,使“协商在一线”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开展,确保工作方向不偏、重点不移、工作有序。
二是进一步强化委员的责任担当。教育引导政协委员深刻认识和切实珍惜委员荣誉和政治身份,把“协商在一线”工作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履职能力、增强服务本领的重要平台,深入基层、走近群众,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求,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协助党委、政府多做增进了解、加强理解、消除误解、达成谅解的工作,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
三是进一步加强学习指导。强化对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干部、各委员联络室召集人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特别是基层民主协商科学性规律性的认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和完善工作程序,使“协商在一线”工作更有底气、更接地气。
四是进一步加强督办检查。严格按照督办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督办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好督办检查的统筹安排,市委和市政协领导要身体力行,每月至少去联系点督办检查一次,市政协各委办室负责人每周至少去责任点协调指导一次。同时,加强过程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确保“协商在一线”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五是进一步推进协商成果转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协商成果转化机制,特别是在协商成果的报送机制、转化机制、运用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最大限度地把协商成果转化为基层发展之举、民生之策、和谐之道。
文/湖北省大冶市政协 程正团、张超
图/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