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区 域 >> 政务 >> 浏览文章

压实“米袋子”,拎稳“菜篮子” —— 河北保定构建高效应急保供体系

2022-05-12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5月12日,河北保定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构建全市高效应急保供体系”工作进行介绍。

“米袋子”“菜篮子”关乎国计,牵动民生。5月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把防控的人力物资备足备齐”“同步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围绕保持市场充足供应,保证群众生活必需品不断供、不脱销这一主线,保定市统筹调配多方资源,强化应急储备,健全三级保供体系,优化配送方式,扎实推进重要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工作,为老百姓压实“米袋子”、拎稳“菜篮子”夯实了信心、提振了底气。

第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队伍建设。今年以来,为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多点频发的严峻形势,下好应急保供的“先手棋”,保定迅速建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贵宝任组长,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商务、发改、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交通、财政、供销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机构,统筹全市疫情保供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横向联通的领导机制。制定出台了《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保定市应急条件下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演练预案》《保定市应急保障组疫情期间应急保障补充方案》等配套文件,强化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在人员配备上,以县域为单位,组织每个社区(村)建立不少于50人的应急保供预备队,确保城乡保供全覆盖,物资配送高效。

第二,构建保供体系,明确责任分工。构建了以“市级统筹协调”“区县精准覆盖”“乡(街道)高效配送”的“三级”生活必需品物资快速反应体系。一是市本级统筹调度米面粮油肉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货源,成立应急保供小分队,对出现突发情况的区域进行兜底供应保障;市商务、发改、交警、交通、邮政、公交公司等部门(单位)协调联动,建立了快捷高效的域内域外保供车辆通行协调机制,确保生活物资进保畅通。二是县区一级精准调配属地大型商超,实行“一街(乡)、一店、一人”的网格化保供配送模式,以社区为单位,参照人口结构,结合保供企业覆盖能力,合理划分配送区域,确保属地街道办事处、乡镇实现“一对一”“一对多”保障,有效保障民生供应。三是乡镇、街道办作为第三级,发挥网格员作用,明确应急保供专员,向社会公布联系方式,及时收集居民需求。对接商超,在志愿者的配合下,做好物资接收分发,打通物资配送“最后100米”。

第三,充分赋能企业,强化服务保障。一方面,强化企业服务。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41家销售额高、储备规模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商超、承储企业作为应急保供企业,分别建立市场保供人员和配送车辆台账,实现“一人一证、一车一证”精准管理。同时,积极为大型商贸企业提供核酸检测、公交运力等基本保障。成立市商务局保供车辆协调组,与相关部门建立快捷高效的域内域外保供车辆通行协调机制,确保生活物资进保畅通。另一方面,强化惠民保障。建立储备库存报告制度,动态掌握应急情况下米面油肉蛋奶和蔬菜库存信息,畅通货源调拨渠道。强化对全市39家大型商场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生活必需品样本企业的监测,动态跟踪生活必需品价格,引导重点保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到保质保量、平价销售。指导保供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在供应链、人员、设备、调度等多方面的优势,提升仓储分拣生产和配送服务能力。同时对在极端情况下配送基本生活包工作制定了相应预案,要求保供企业丰富居民选购品类,动态变换、调整配送种类,有效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第四,发挥电商优势,助力应急保供。积极推动社区电商平台参与全市应急保供工作,把适度适时提供个性化服务纳入应急保供体系进行部署。一是深挖企业保供能力。全面摸排保定5家主流电商平台在城六区二级仓、网格仓仓点位置、覆盖区域、人员配置、保障能力,掌握底数,统筹把控应急保供能力。二是建立平台保供机制。形成了“1个方案、3条通道、1个闭环”工作模式。“1个方案”即加强对3家社区电商平台应急保障指导,研究出台了应急保障补充预案;“3条通道”分别是畅通从平台中心仓到二级仓到门店的绿色通道,确保应急保供物资及时到位;指导平台企业筛选门店团长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政府统一调配使用,打通最后一百米通道;视情况征用相关平台外卖骑手,集中配送力量,激活配送通道;“1个闭环”是对社区电商平台应急保供人员实行全封闭管理,尽最大能力为工作人员提供集中食宿保障,形成闭环管理链条。三是加强应急保供安全管理。指导电商平台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做好中心仓、二级仓仓储分拨场所消毒通风、员工测温、货物消杀等工作,落实运输车辆消毒消杀、驾驶员测温、核酸检测等措施,开展无接触配送,严控风险。

据介绍,下一步,保定将认真总结保供实战经验,对标深圳等地的成功措施,加快推进各县(市、区)、开发区在分拣中心选址、配送体系运行、线上平台搭建、志愿者储备等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做实做细生活必需品应急预案;与大型商贸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平战转换”机制,利用好企业的配送体系,全面提升应急保供能力,确保在各类突发事件情况下,生活必需品“配得全、调得出、用得上”。

/《经济》杂志、经济网编辑  张军红


0
上一篇: 山西临汾:税银联手助力青年创业创新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