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政务 >> 浏览文章

黑龙江省萝北县民政局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权限下放高效实施

2024-03-11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为进一步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率和效能,黑龙江省萝北县民政局认真研究部署,创新工作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加强业务指导,破解工作难题,全面提高乡镇(社区管委会)承接能力,确保社会救助确认审批权限下放工作取得实效,具体做到“三破解、三加强、三提升”。

“三破解”实现理顺机制与攻克难题。该县积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着力破解难题,人民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破解县乡两级责任不清难题。县领导亲自带队落实,与乡镇共同抓好权限下放工作。深入基础层调研,召开协商座谈会议,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保证下放工作的推进落实。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签订权限下放委托书14份。县民政局职能由审批变备案,乡镇级职能由受理变审批,做到工作项目化、责任清单化、追责精准化,确保权责一致,真正将“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机制落实到位。二是破解审批时间过长难题。建立健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审批权下放后,行政职能重心下移,减少了县级抽查和县乡两级来回返工的时间,救助审批办结时限大幅缩短,其中急难型对象的临时救助最快可实现申请当天审批。自权限下放以来,该县共审批低保675人、临时救助319人特困供养新增75人,有力保障申请对象的救助时效。三是破解群众多部门跑腿难题。积极推进救助领域简政便民,通过召开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加强部门之间协同作用,实现信息共享,确保信息核查工作畅通。运用省救助核对系统平台,及时进行信息比对。每月发放低保金前,采用部门间核查、网络核验信息等手段,一站式查询人社、住房、残联、工商等个人信息,打通部门间壁垒。同时,简化各类不合理证明材料、主动上门提供服务,争取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快速享受救助待遇。

“三加强”做好后续监管与社会监督。不断强化后续监管,做到监管与下放同步,不断提高救助政策惠民水平。一是加强事前信息核对。通过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平台,将比对后提取的疑点信息及时向属地反馈预警信息,各属地核实调查相关疑点信息并将调查审核确认结果上报民政局备案,民政局对上报结果进行进一步核定,再及时发放低保金。二是加强下放事中监管。成立11人监督核查小组,采取“线上监管+线下实地定期督查”等措施,根据属地提供的变化表办理取消、停发等手续进行生存认证。重点在救助对象认定不够准确、审批流程不够规范、工作责任不够落实、基层能力建设到不到位等问题上加以督促和检查。同时,对新审批对象进行随机抽查,对审核审批环节中出现不规范行为的,下发《监督检查意见单》限期进行整改,规范开展社会救助审核确认工作。三是加强事后社会监督。通过健全投诉举报机制、规范公示制度等方式,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确保落实兜底保障全覆盖,政策把握精准,信息核对精准,做到公平公正。

“三提升”确保应保尽保与应退尽退。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做到精准衔接到位、精准认定发放、精准及时退出,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质效。一是提升综合业务能力。将培训会地点延伸到乡、镇、村(社区),灵活采用线上视频连线指导与线下面对面培训等多种形式,让政策走进基层,走进农户家中,进一步提高群众守法意识和政策知晓率。先后组织召开集中业务培训会8次,下发社会救助相关政策宣传手册170余册。组织业务精英下沉到各乡镇和社区管委会进行“面对面,一对一、手把手”跟踪指导38次,使主管领导、基层经办人熟练掌握审核审批的各个环节和程序。二是提升动态监测能力。建立常态化探访机制,对全县特殊群体开展全方位摸排,主动帮助解决困难,第一时间纳入保障范围。重点关注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群众以及救助后自身发展能力仍不足的困难群众,及时发现救助需求,跟进实施救助帮扶,做到主动发现、主动服务、主动救助。充分利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对低收入人口的监测预警,对发现的困难群众及时干预、精准救助、综合帮扶,进一步畅通社会救助等困难群众咨询求助渠道,提高办理效率,做到及时受理、快速响应。三是提升精准审批能力。指导属地成立社会救助审核确认领导小组,集体评议决定。严格审批程序,把好入口关和出口关,坚持“逢进必核”,属地对受理的农村低保等申请100%进行入户核查,确保救助对象认定准确。权限下放以来,取消城乡低保1023人,分散特困供养33人。全面落实“全省通办”,取消申请地限制,让急难遇困群众能够在急难发生地第一时间得到救助,权限下放以来开展异地临时救助2户3人,切实发挥临时救助“雪中送炭”的救急功能。

(文/萝北县民政局 赵玉晗)

0
上一篇: 黑龙江省萝北县:四部门基层工会联合开展2024年“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