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河南讯 张栋察 兰诗 3月24日,笔者走进恢弘大气的河南方城县杨集镇崔洼村幸福大院,满眼都是舒适和优雅的居住生活环境、贴心的饮食起居服务、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以及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这里入住的12名高龄贫困群众正乐呵呵地聊着天。
崔洼村幸福大院占地2.8亩,建筑面积380平方米,设有住室、厨房、餐厅、洗衣间、卫生间、值班室、活动室、会议室等,可入住20人。住室内配有升降床、被褥、衣柜、桌椅、空调、电视等。该幸福大院对面是崔洼村党群服务中心,舞台、广场、健身器材等设施一应俱全,为在幸福大院居住的特困人员营造了方便、舒适、优美的休闲娱乐环境。

图:在方城县杨集镇崔洼村幸福大院入住的特困人员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杨集镇紧紧围绕“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做文章,对照政策强措施、狠抓落实促脱贫,运用有解思维,下足“绣花”功夫,破解攻坚难题。
为巩固脱贫成效,提升脱贫质量,该镇强化贫困预警监测,加大贫困边缘人口扶持力度,对非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和非持续稳定脱贫户,扎实推进“政福保”“政康保”“防贫保”等措施,确保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有提升、精神面貌有改善。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精准确定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无自理能力、半自理能力、高龄独居分散特困供养群体“三类人员”,建立特殊贫困群体集中兜底动态管理台账,实施村级幸福大院集中托管、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社会福利机构集中托养、医养结合集中康复的“四集中”兜底保障模式,统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持续提升兜底质量,筑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让“三类人员”有尊严、更体面地生活,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阻断致贫返贫。
同时,广泛宣传政策,充分征求当事人及法定赡养(监护)人意愿,愿意集中托养、托管的,签订集中托养、托管协议书,分人分类实施。有自理能力和半自理能力的可以入住镇敬老院和村幸福大院;无自理能力的,可以入住镇敬老院和县托养中心;对重度精神病患者、病情稳定的重病患者可以入住镇卫生院和县精神病医院,进行集中康复。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整合、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除托养、托管人员自身享受的相关扶贫政策待遇外,按照托养、托管人员每人每月1500元的标准,列入专项预算,用于护理、生活、康复锻炼等方面的开支。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四集中”对象管理档案,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协议书、健康状况、医疗记录、护理等级评估等;加强管理和保洁,保持居室和公共区域干净整洁、入住对象洗护卫生管护到位;合理配餐,保障入住人员营养需求和生活质量;落实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公共区域安装实时监控装置,做好监护工作;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演练,确保安全运行。
去年以来,该镇已投资200多万元,对镇敬老院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村级幸福大院6个,可容纳特困人员200人。目前,已入住镇敬老院54人、村级幸福大院72人、镇卫生院12人、县精神病医院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