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黑龙江讯“旧房子拆了,住进了新房子,现在宽敞明亮,还比以前方便,当然高兴啊!”前不久,家住黑龙江省富裕县绍文乡绍文村砖厂前屯68岁的林淑英,搬进新盖的砖瓦房高兴地合不拢嘴。但是要说起搬迁之前的砖厂前屯可是另一番景象。
砖厂前屯,因多年前建砖厂而得名。后来陆陆续续搬来了不少住户,逐渐形成了一个自然屯。但是近几年,由于劳动力不断转移,很多年轻人搬到了县里或市里居住,这里最终只剩下了林淑英和其它6户人家。
“每年无论下雪下雨,村里都要找车进行道路维修,而且有时候为了能够让百姓出行方便,铲车随时待命。屯里剩下的这7户家庭,每年村里投入各种维护资金达到了近10万元。”富裕县邵文乡乡长周伟光深有感触地说。
随着农村人口逐年减少,“空心村”问题日趋严重。富裕县委副书记、县长邹浩介绍,像绍文村砖厂前屯一样,富裕县10个乡镇、90个行政村、301个自然村中,个别屯常住人口不足10人,房屋入住率仅有5%,农村房屋闲置率达26.19%,10.2万农村户籍人口中外出的就有5.8万人,所以“撤村并屯”成为了当务之急。
“推进高质量脱贫攻坚,因地制宜开展‘空心村’治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破之题。”齐齐哈尔市政协副主席、富裕县委书记刘海城说,空心村治理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事论事“单打一”,必须创新思维模式,探索出一条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2018年末,富裕县利用宅基地确权颁证之前的窗口机遇,对农民的砖房、土房、垃圾房,给予每平米1200元到500元不等的补偿,村集体一次性购买结算,确保农房掌握在村集体手中,为后续的拆扒打下基础。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为了能够加大“空心村”规划整治力度,富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富裕县关于2019年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的指导意见(试行)》,通过组成专班,抽调精兵强将,拉开了“空心村”整治规划的序幕,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合理布局。选择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房空置比例过高、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屯,实施增减挂钩项目;
——试点先行。在条件成熟的村屯对腾退出来的宅基地进行复垦,利用增减挂钩政策,挖掘低效建设用地潜力,保障农民权益,实现多方受益。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在全县进行推广;
——整屯推进。富裕县对腾退的村屯制定了三个标准:一是无信访事件发生;二是拆扒资金原则上控制在每亩两万元以内;三是不能整屯拆扒的,拆扒率必须在90%以上,不能拆除的房屋只能位于村屯边缘。
一系列的组合拳让“空心村”整治这个难题成功得到了破解。
富裕县自然资源局局长蔡富国介绍说,截至目前,富裕县已完成拆扒408户,拆扒率59%,复垦耕地面积1520亩。其中,8个自然屯全部完成拆扒复垦工作,剩余9个自然屯284户,预计7月末完成复垦工作。
富裕县还通过制定《富裕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村庄类型、发展方向、村庄布局等,进一步理清了村庄发展思路,统筹安排资源,优化生产生活空间,提升“中心村”吸引力。同时,积极探索利用增减挂项目,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并确定了与九州热电联产、牧原饲料加工等项目组成增减挂钩项目,拆迁后的土地每亩纯收益可达8000元。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空心村”治理也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富裕县在推进“空心村”整治的过程中,不仅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而且还保护了集体经济的收益权、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的使用权等权益,从而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文/富裕县委宣传部 申震)
责编: 刘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