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我与校长面对面共话文明学雷锋“活动 摄影/何昌海
如何在学生心中播种下“五育”种子,引领学生感受生命的精彩,拥抱美好与阳光?
近年来,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校(以下简称“鱼洞四小”)秉承“润泽生命,静待花开”的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师生生命发展为目标,围绕生命教育办学主轴,以深化学校治理,推进课程改革,加强队伍建设等关键举措,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重庆市艺术(书画)特色学校、重庆市科技特色学校、重庆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这些“金字招牌”的背后,折射的是鱼洞四小依托生命教育,将德智体美劳具化为“文明正行、勤学正志、健体正格、知美正容、劳动正品”行动,构建“正”能量养成教育体系,培养孩子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奏响了“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美妙乐曲。
以德铸魂润泽生命,为孩子品行培养夯实根基
2020年12月,主题为“经典润泽生命,科技引领未来”的第三届“科技·文化实践活动月”活动,在鱼洞四小有声有色地举行。此次活动月由“故事启迪,播撒种子”“诵读润心,审美熏陶”“智慧火花,星星燎原”“动手实践,锤炼本领”“科技之旅,点燃希望”共5个主题组成,包含银杏娃绘故事、朗读达人、速算大王、机器人比赛、参观科技展馆等类型多样的活动。孩子们在这场科技与文化碰撞的饕餮盛宴中,提升了文化素养,获得了科学启迪,锻炼了动手能力。
这是鱼洞四小开展“体验式德育”,为每一个生命赋能的一个生动实践。
五育并举,德育为先。鱼洞四小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以“体验”“实践”为主要载体,多渠道、多维度开拓德育途径,序列化开展“体验式德育”,点燃孩子对真善美的向往,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摄影/梁萍
鱼洞四小遵循“去空洞说教,重行为养成”的原则,聚焦课程活动化、活动主题化,并渗透进劳动教育的基因,创造性地实施“体验式德育”,开展了“同是追梦人,共筑中国梦”“表白祖国,四小有我”等节庆活动,举行了“新年乐淘淘”庙会、“2021,红动我心”新年音乐会、“我是四小种植家”、“交通规则记心间”等特色活动,还以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贯穿一至六年级……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高尚人格、探究能力,促进孩子“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
以“我是四小种植家”为例,孩子们来到学校蔬菜种植基地,按照班级管理、学生参与、教师指导的原则,进行种菜、浇水、施肥、翻土。收获后,打包送往学校食堂烹饪,再分班品尝“劳动果实”,以此体会劳动的乐趣、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此外,鱼洞四小打造“拾来识趣”文化墙、“大富翁学交通”游戏体验园、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大棋盘等寓教于乐的景观,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玩中体验”。建造生命文化长廊、师生风采墙、理念文化墙等蕴含德育元素的环境文化,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学生的心田。
以体树人强健生命,促进孩子人格体格齐发展
时光倒回两年前,在全国篮球特色校青少年篮球赛(U13)女子组比赛上,鱼洞四小女子篮球队与其他省市的11支球队展开激烈角逐,以过硬的实力、精湛的球技夺得冠军,再一次书写了鱼洞四小篮球运动项目的新成绩。
篮球是鱼洞四小一张响亮的“体育名片”,有着亮眼的“成绩单”:女子篮球队先后夺得重庆市小学生小篮球赛19次冠军、9次亚军,全国比赛3次冠军、2次亚军、2次季军,男子篮球队先后夺得巴南区小学生篮球赛5次一等奖,在重庆市小学生篮球赛中名列前茅。鱼洞四小的篮球“秀”参加重庆市“2+2”项目展演获一等奖。优异的比赛成绩为鱼洞四小篮球项目“锦上添花”,在重庆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持续增强。
这与鱼洞四小制度健全、措施得力、训练科学等因素密不可分。
在鱼洞四小教育人看来,体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鱼洞四小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坚持普及与提高并重,从场地设施、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活动开展、竞赛举办等方面着力,做到“教会、勤练、常赛”,深化体教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开设篮球、滑轮、跳绳、羽毛球等体育活动课程,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实行独具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有小篮球操,又有拍球活动;既有分组篮球活动,又有篮球竞技比赛。在“2+2”项目实验中积极推进篮球特色训练,分为全面培养项目和重点训练项目,形成了“天天参与篮球训练、周周都有篮球教学、人人都是篮球小达人”的格局。
以美塑心升华生命,提高孩子审美和人文素养
栩栩如生的绘画,苍劲有力的书法……前不久,鱼洞小学开展了“童心手绘向未来,牛年幸福带回家”迎新书画展暨现场送福活动,全校师生赏画品书接福迎接新年的到来。此次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开阔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动手能力,为“书韵飘香画满园”的文化氛围营造增添了色彩。
这是鱼洞四小开展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品位和格调的一个缩影。
迈入新时代,如何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鱼洞四小给出了答案。学校以发展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为目的,加强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发挥书画在儿童生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将课程、活动、师资、竞赛为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引导他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鱼洞四小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课的基础上,开设了舞蹈、戏剧、影视、戏曲、工艺等艺术课程。打造儿童油画室、农耕文化社、智慧书法室等特色鲜明的功能室,升级智能的书画展厅,为学生日常练习、展示开辟广阔场地。6名专职美术教师承担学校艺术社团指导,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第二课堂指导和走教任务,培养学生成为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时代新人。
为让学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该校组建了涂鸦创意、趣味线描、色彩魔方、古风新韵、线编造型、少儿油画等学生社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团活动,积极参与各项校内校外的竞赛活动,既为学生与美相遇搭建了舞台,又拓宽学校美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知名度。
一系列美育工作落实有效,鱼洞四小不断刷新着美育成绩的“记录册”:近年来,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巴南区每一届少儿才艺大赛并荣获一等奖若干;2018年线编工作坊代表巴南区参加重庆市第八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书法绘画组参加“最美中国·大美巴南”现场书画大赛获团体一等奖;2019年参加巴南区中小学“童心童画新中国”书画现场展示获一等奖……
作者简介:
龚胜利,男,汉族,西南大学教育管理研究生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现任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第四小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系巴南区十四届政协委员,重庆市教育学会理事、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市教育评估、教师资格、教育科研等专家库成员。曾获得四川省德育先进个人,重庆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巴南区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科研型校长、重庆市创新型校长、巴南区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文/鱼洞第四小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 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