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基层行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审计监督中存在四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2023-02-09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近年来,将扎实开展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审计工作重中之重。人民银行内审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的方式方法,但从目前开展四方面问题应引起重视。

1、审计职责不清晰,内部审计权限有限。目前人民银行开展的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是由人民银行内审部门独立开展并实施的,为了把握内部审计职能边界,防范履职风险,经常是以审计调查的方式实施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审计监督。由于本身职能的局限性,内审职能在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中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重大政策贯彻落实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果。

2、政策内容覆盖面广,专业素养还需提升。目前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审计监督涉及领域较广,涵盖金融扶贫、账户领域“放管服”、货币政策传导等多项业务职能。但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仍然集中在会计财务、国库、货币发行等传统审计项目领域,对重大政策贯彻落实等宏观政策及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对影响政策效果的因素了解不够全面,对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问题不够敏感。在重大政策贯彻落实审计监督中,审计人员还需关注被审计单位在工作机制建设、政策贯彻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

3、审计对象多元化,审计资源不足。重大政策贯彻落实审计监督对象既包括人民银行相关职能部门,也包括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政策具体执行及受众群体,在时间和工作量上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审计资源的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还需要外延至金融机构、政策受众群体,甚至还需跟相关政府部门对接,了解政策实施效果,做出正确评价,以保证审计质量和效果。

4、审计评价标准难把握,评价依据不充分。部分政策传导落实是个长期积累过程,短期内难以根据文件内容直接判断政策效果,加之影响政策落实效果的因素和环节众多,对内部审计人员理解政策意图、判断政策执行效果、判定审计责任归属等都具有很高的要求。一些依据政策在不断地调整、补充和完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也在不断地调整。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时,用审计期内的统计部分指标来判断政策运用的效果性和效率性难免有所偏差。内部审计在发挥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审计监督中,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监督重大政策调整变化情况、落实情况及相关社会经济效应,对一个审计重点进行长期关注才能有效发挥监督效果。

(文/人民银行沁源县支行   孟志华)


0
上一篇: 为高铁“抢“时间做备份
下一篇:兴泉铁路 让归途更有“温度”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