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洗煤第一线 巾帼绽新颜

2023-03-01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灿如芳华绽新颜,巾帼建功正当时。在山西省潞安化工漳村煤矿洗煤一线驻守着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巾帼女工,在奋斗中,她展现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别样风采;在奔跑中,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新时代华章。凭借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敢闯敢干的拼搏韧劲,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从一名普通的女工成长为肩负主洗车间工艺优化、技术革新的技术型人才,而她就是潞安化工漳村煤矿洗煤厂主洗车间技术员王海珊。

懂技术 善钻研 争当“行家里手”

为了保证精煤产品水分指标要求,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去年一月份,该矿洗煤厂被迫将精煤皮带廊的喷淋除尘装置关闭,但这波操作严重影响了洗煤现场的作业环境。正当厂领导为此事焦头烂额之际,王海珊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绝不会“坐以待毙”,她主动请缨、积极应战,组织厂里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精湛的技术同事们通宵达旦、调研分析,在研究国内外除尘工艺发展及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在储装运洗系统方面进行滤筒除尘技术的探索。经过不断地试验论证,终于在进口浓度<10g/m³,温度小于60℃,喷吹压力介于0.4-0.6MPa时,通过设计滤筒褶皱形状,不仅能有效提高过滤能力,且对微米级粉尘过滤效率可达99%,满足除尘要求,创造经济效益28.33万元。

创新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王海珊作为一名基层的技术人才,身处企业改革重组、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她立足岗位、不忘初心,主动躬耕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洗煤生产的第一线,除了创新研究《滤筒除尘技术在储装运洗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外,还对《智能加药系统在漳村煤矿浮选工艺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研究,并申报了集团技术创新奖项,充分发挥“领头雁”、“领头羊”的先锋模范作用。

懂经营 会管理 当好“施工队长”

“施工队长”身处决策部署的第一线,身系职工,面对八方,在集团深入弘扬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进程中,如何发挥作用、提升素质、落实见效成为王海珊新的探索和努力方向。她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围绕“人人都是经营者,个个都是效益源”,在洗煤厂创新推行《“5+2+1”班组合伙人机制》,将生产任务完成和成本管控责任落实到一线职工,让“算账”文化厚植于员工、扎根在班组。员工们积极参与到算账中,从日常岗位收入、材料指标节超这些“个人账”,到班组合伙收购、项目合伙收购这些“班组账”,再到节约复用、互通有无这些“企业账”,让员工从“参与算”到“自己算”,从“糊涂算”到“算明白”,真正使管理模式由原来的从上而下安排,到现在的自下而上主动。

此外,面对作业现场中的各类技术难题、突出问题,她结合厂区实际,组织策划了“精益课堂讲五源”、“五源提案招贤榜”、“一事一契”等各种形式新颖、效果显著的项目承包活动,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闭环模式。仅去年一年,全厂共签订“一事一契”项目责任书26项,解决了机械密封泵冷却水问题、滑块油缸故障导致的压滤机无法稳定运行问题、煤泥水质变化不能及时检测等各类生产难题,促使生产任务超额完成,全年挣得矿上增量分红23万余元,充分激发了班组的活力,唤起员工“同心干”的蓬勃激情。

勤勉致知,励行致远。回望过往的奋斗路,风雨无阻向前进;眺望前方的奋进路,王海珊重整行装、提振信心,努力让实干成为自己的“标配”,让拼搏渲染青春的“底色”,让勇毅前行的“娘子兵”在洗煤一线熠熠生辉、大放光彩。

(文/潞安化工集团漳村煤矿宣传部  张弯弯)


0
上一篇: 山西芮城农商银行风陵渡支行“零币兑换”获点赞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