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2023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论坛暨江苏省生产力学会学术年会在南京成功举办

2023-03-20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3月19日,“2023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论坛暨江苏省生产力学会学术年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本次活动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和气候经济与低碳产业研究院联合承办。

论坛以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为主题,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展开互动交流和深度研讨,旨在把脉产业发展趋势,促进政策、产业、学术、研发、应用深入交流,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为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建言献策,全面提升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领域的影响力。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与专家委员会主任刘燕华,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兼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级巡视员徐之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志彪,南昌大学副校长刘耀彬,西北大学副校长吴振磊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领导等出席开幕式。江苏省生产力学会会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乔均教授主持开幕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表示,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特色化办学理念,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气象学等优势学科领域涌现出一系列优秀的科研成果。今后将继续围绕气候变化领域,同步大力发展先进技术类科学研究探索,聚焦碳中和、数字经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促进产学研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以及江苏省生产力学会长期以来聚焦人才技术力量、社会公共资源和智库服务功能,为全国区域经济和绿色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希望各位专家聚焦会议主题,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研究理论创新和培养高素质卓越人才建言献策。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主旨演讲,通过经验和成果分享,探讨发展路径、碰撞合作思路,提出富有前瞻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见解和方案。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级巡视员徐之顺主持主旨演讲。

刘燕华部长首先发表题为《先立后破、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我国自身发展阶段需求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内因,在内因驱动下,政府、企业、高校需要创新联动以期达到经济绿色发展的新高度。“双碳”目标发展形势下, 政府与企业要做好统筹、协调与平衡,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阶段,建立瞄准产业拐点和发挥创新动力流动的“生态系统”,推动生产、消费、技术、体制机制革命,稳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史丹所长结合数字技术驱动背景提出,数字化、绿色化孪生转型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路径。政府与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机制设计,深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将从根本上解决数字化发展的绿色悖论问题。她建议,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设计,必须要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绿色消费提高到前所未有高度,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增加绿色能源的供应和对传统高碳能源的替代。


刘志彪院长从“四链融合”的角度深入解析了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相互融合创新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关键在于要素资源商品必须按竞争规则进行自由流动,高标准地发育和建设要素市场体系;明晰划分市场和公共问题的边界,并在此基础上界定好政府与企业的不同职能;构建“四链”深度融合机制,防止出现各种资源配置错误和效率损失。

刘耀彬副校长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深入分析制造业碳排放的行业间溢出效应。他通过构建以扩展VAR模型为主的DY溢出模型框架,结论得出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在受政策等外部影响下,其行业碳排放通过技术等要素产生行业间溢出效应;同时构建以扩展Kaya等式为主的模型框架,分析得出加大制造业各行业间的关联程度、优化各行业间的能源使用量与结构、优化制造业各行业从业人员结构,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碳减排。

吴振磊副校长着眼于当下如何在生态约束的条件下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推动解决效率、安全、绿色低碳一体化模式成为新的解决思路;以绿色为底色,将低碳循环理念贯穿农业研发、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服务全链条,且各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协同发展的农业有机整体;围绕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的异质性,引入有为“链长”赋能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有助于解决产业链治理中的市场失败和政府失败问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姜彤院长立足于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详细阐述了绿色低碳路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唯一选择这一理论观点,并提出了构建具有气候恢复力发展(CRDP)的城市研究理论,深入分析气候恢复力的城市发展途径以及气候适应投融资机制与运作方式等内容。

同日,主办方分别以“气候变化治理”、“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环境规制与政策”、“微观企业绿色低碳行为”为主题设置四场平行分论坛,三十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围绕“双碳”与能源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探索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数字化赋能“双碳”战略建言献策。《产业经济研究》《财贸经济》《当代财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经济学人》《东南学术》等主流期刊杂志主要负责人参与平行论坛主持和点评。

据悉,此次活动筹备期历时一年,组委会通过《中国工业经济》及其他媒体向全国广泛征集课题和论文,共收到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部分优秀研究成果在本次论坛上首次进行发布和共享。

(图、文/赵菊)


0
上一篇: 山西绛县农村商业银行:走进新市民 金融常相伴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