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紧握“指挥棒” 树好“风向标” 精准考核激励扛旗夺标

2023-03-30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加入收藏

“全年共完成质量改进提升工作88项,落实兑现质量奖惩金额145.86万元……”,“质量奖励大于质量扣罚”,一时成为公司2022年产品质量提升总结会的热议话题,也刷新了各厂的认知。

变化的背后,是鲜明的高质量导向,是对“管质量必须管绩效”的探索与实践。这种变化具体开始于哪一天,似乎已没人说得清楚,但变化却是每个汉中卷烟厂人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

抬高标准 自增“附加题”

“新修订的《外在质量缺陷判定》,新增了135项D类质量缺陷、按0.2分/项标准扣分”,卷包车间分管质量的副主任魏伟话音刚落,会上议论声四起。

“消费者可能发现但不介意的轻微缺陷也要管控”、“公司的标准就够严的了”、“优等品的分数标准能不能降一降”、“新增这么多质量缺陷咋记得住”……面对大家的疑问和担忧,魏主任一一给予解释并坚定地说道“追求产品质量零缺陷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汉中卷烟厂制作的《卷烟外在质量缺陷判定手册》

思想上有共识,行动上才能有共振。不久后,卷包车间质控员们都收到了一本口袋大小的绿色小册子,详细列明了404项外在缺陷的部位、名称、缺陷特征或判断标准、类别等,“由于缺陷数量有点多,刚开始会随身携带,翻阅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工艺员拜博晨说道。

“我现在觉得D类缺陷还是挺有必要纳入管控的,轻微代表的是一种苗头、一种趋势,还是要早介入早处置”之前操作过设备现在是质控员的刘彦在接受调研时答道。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无所得,对于轻微质量缺陷消费者现在不介意不代表以后不介意,若要实现‘以质取胜’的目标,必须自我加压”,工艺质量科科长李小龙说道。

即刻反馈 创新“晴雨表”

“大家再接再励,争取今天再开优等品”,甲班7#机组包装机操作工陈国辉扫了一眼车间大屏幕,看到“优等品”字样后,干劲十足地说道。每天涵盖“机台号、牌号、分数、操作工名字”等要素的产品质量判定结果公布在车间大屏上,让大家的心态发生微妙的变化,总结起来就是“考核事小、面子事大”,而看屏幕也已成了员工的下意识动作。

自从修订实施《卷包车间质量优等品激励方案》后,对于优等品的考核不再是“牌号优等品率平均值”,而是机台单批次判定结果,且全部分解兑现到机台,这种打破“大锅饭”的质量绩效考核新方法,有效提高职工对质量缺陷的关注度,并将质量压力传导到每一位职工。陈国辉的“时时放心不下”,让他所在的机组最终以综合得分第一的好成绩获得“2022年度质量优等品标杆机台”称号。

公开动态监测、精准反馈背后,离不开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有力支撑,汉中卷烟厂在公司率先探索并应用了“生产过程稳定性管理平台”,不仅可以实时显示生产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得分情况,还可对生产过程中典型问题和趋势性问题形成生产预警,2022年就成功预警并改进了叶丝回潮物料流量变异系数大等230项质量问题,防止批量问题发生。

正向激励 加装“推动器”

“一个人做好一件事情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工艺质量科产品质量管理员罗荣锋对这句话感触颇深。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处理“生产过程稳定性评价管理平台”的预警问题,还要跟进PDCA看板系统里质量短板的解决整改情况。仅2022年他就发现并消除隐患和风险点30余个,有力防止了产品缺陷及质量事故产生,并积极参与质量改进提升工作十余项。由于表现突出,他被评为公司2022年度“质量卫士”。

随着质量改进提升工作的不断精进,像他这样的优秀代表越来越多。在卷包车间宣传栏上,既有“无追溯评优活动”标杆机台、“质量优等品标杆机台”、“优秀质控员”,还有“精益改善之星”。通过对比评优、奖优罚劣让“好”的标杆立起来,让“差”的漏洞暴露出来并向好的标杆看齐和改进,让每一位职工切实扛起“质量大旗”,使“质量在我手中”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2022年,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卷烟厂质量改进提升工作任务量及奖惩总额达到历年最高,质量基础管理得到强化,全年无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保持了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合作生产的产品质量劳动竞赛在11家卷烟厂排名第三,与上年度相比进步2名。

在“管质量必须管绩效”的探索中,汉中卷烟厂将质量绩效与产品质量管理有机融合,形成了行动有目标、管控有对象、执行有标准、监督有责任、考核有依据,符合汉中卷烟厂特色的“五有”质量绩效管理模式,切实让绩效指标为产品质量改进和提升来服务。

(图、文/林星华)

 

0
上一篇: 打通异地就医“绿色通道”方便群众就医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