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水利局党总支联合农林水自然生态系统前往会昌县独好园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五联一体”联建共建活动,笔者代表会昌水保支部,作为一个有四十多年的老党员,从事了多年机关党务工作者,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水利局副局长,唐崇文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来到会昌县独好园红色展馆,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党员们认真参观了南昌起义会昌战役馆、邓小平主政会昌馆、粤赣省苏维埃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红九军团从会昌出发长征馆。从一个个展厅走来,看着纪念展馆里那一张张留有岁月痕迹的照片,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文物,一篇篇字迹斑驳的文献,听着讲解员一段段深入显出的解说,党员干部们重温了战火年代那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接受了思想上的一次深刻的洗礼与教育。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纪律,履行党员义务......”在中共粤赣省委旧址,唐崇文还带领全体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当大家举起右拳,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在心中传递: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永不叛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据悉独好园是会昌县里新建成的一处红色景点,位于城北,全称“风景独好园”。它体量庞大,占地面积630亩。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田园风光,还有“风景里文化商业街”与之巧妙地融合,是功能完善的旅游休闲之地。“风景独好园”这个雅致的名字,是从毛泽东的著名诗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中提炼出来的。
1934年7月,伟人毛泽东登上会昌山时,纵览苏区南线的大好河山,情不自禁发出“风景这边独好”的赞叹,回到粤赣省委后,当即写下了《清平乐·会昌》的壮丽词篇。正因为如此,独好园从一开始就与伟人诗篇结下不解之缘。公园里矗立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诗词全文,是公园的一处景观;南边正门旁的马路,被命名为“清平乐大道”;而在正门的两侧墙壁上,右面是毛泽东诗词,左面是一幅“会昌城外高峰”山水画。这些,都在不动声色地提醒着来到这里的人们,这是一座以《清平乐·会昌》为主题的公园。
走进园区以粤赣省委旧址群为主要载体建成的“毛泽东视察南线”“邓小平主政会昌”等红色文化数字陈展馆,仿佛一下穿越到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年代。
旁边那栋清末时期的邹氏祠堂,就是粤赣省委旧址,如今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经历过一百多年岁月沧桑的洗礼,还完好地保存着原来的建筑风貌。白墙黛瓦的砖木结构,二进大厅,宽29.5米,进深28.5米,占地面积840平米。前有院子和门楼。走进粤赣省委旧址,就是走进一段光辉的峥嵘岁月。祠堂大厅正堂中央的数字屏幕上,一面红艳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正迎风招展、猎猎作响。金黄色的镰刀锤头党徽图案,在红色背景下,散发出璀璨的光芒。毛泽东旧居就在右侧一旁,房间里陈设很简单,只摆放着一张木书桌和一张木床,可以想见当年生活条件的艰苦。书桌上那盏明亮的马灯格外引人注目,一团火焰发出灼灼光华,红火、热烈、温暖、坚定,犹如一颗赤子之心,不断勇敢地用力撕碎黑暗,迎接光明。当年,正是这星星之火,在黑暗岁月中不折不饶地燃烧,为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作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此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深受教育,对会昌的红色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切实体会革命先辈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党员们纷纷表示要继承优秀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把此次学习成效内化于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图文/中共会昌水利局党总支水保中心支部党建办 王恩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