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六个着重”宣讲工作法

2023-10-1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为了突破传统刻板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式”理论宣讲方式,丰镇市各地各部门聚焦党的方针政策和群众喜闻乐听相结合,紧密结合本地区实际,不断创新宣讲方式方法和题材,探索“互动式”“灵活式”线上线下融合宣讲新模式,在“六个着重”上下功夫,全方位把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做细、做实,让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全方位引导广大群众和党员干部时刻感党恩,永远跟党走。

市百姓宣讲团在南城区二号沟村进行“四史”宣讲

一、着重壮大基层宣讲队伍

在整合“百人宣讲团”“理论宣讲人才库”“百姓名嘴”的基础上,按照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建立“八大员”宣讲人才库要求,一是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校、社科机构、中小学校等各领域选拔优秀人才,成立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宣讲队8支;二是从市内各级代表委员,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文艺志愿者、致富带头人、文化大院人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党支部书记等“草根”人才选拔懂政讲政人才成立宣讲队8支;三是将全市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典型人物择优成立先进典型故事宣讲队2支;同时选派宣讲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专题理论培训,不断增强宣讲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实现了宣讲工作明确组织力量、指导思想、宣讲内容、宣讲队伍,做到了有方案、有措施、可操性强,为有效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着重创新基层宣讲方式

基层理论宣讲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理论服务的对象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理论宣讲要着力在群众参与度上下功夫,在提高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宣讲方式创新。一是用群众身边的“小事情”来阐述理论的“大道理”。坚持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坚持走进群众,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挖掘先进典型人物和事件,找准切入点,以小见大,突出民族复兴、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主题,广泛传播正能量,不断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比如,党的十九大代表、丰镇市丰川酒星酒业公司车间主任张根九同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实感受,向广大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大会盛况,使大家备受鼓舞;2017年度“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丰镇市隆盛庄镇永善庄行政村妇联主席汤小云同志用自己三十年如一日照顾婆婆和帮助留守儿童的个人故事感动所有听众。二是搞好“微宣讲”,彰显“大作用”。既用大课堂、大报告的方式开展好集中宣讲活动,也根据形势要求,采取覆盖广泛、灵活机动的微课堂宣讲方式,不断增强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宣讲的覆盖面。坚持把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大院、企业车间、小区巷道、校园班级等基层一线,不拘形式的宣讲理论政策,扩大宣讲覆盖面,创新宣讲方式方法,让宣讲工作真正往实里走、往群众心里走。

三、着重丰富基层宣讲内容

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高举旗帜、服务大局原则,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讲,筑牢群众共同的思想基础。一是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引导群众永远跟党走;2021年11月上旬起开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宣讲员通过讲前问卷调查、讲中列举实例、讲后互动谈话三段式方法引导基层群众树立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二是紧跟时政要点,解决群众所想所盼的问题、难题;全国“两会”刚结束,宣讲团成员迅速在“微课堂”上用朴素的语言和接地气的方式将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传达,紧紧围绕人民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发展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刻阐释,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民生实事与大家深入交流,宣讲内容通俗易懂,干部群众们听后纷纷表示通过宣讲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对人民的关心,大家对于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了更大的信心和方向。

市党史宣讲小分队在马桥街小学进行党史宣讲

四、着重增强基层宣讲效果

宣讲要根植生活,贴近群众,掌握群众话语体系,以“百姓话”说“百姓事”,让群众耳闻之后有所思、有所悟。一是坚持用群众语言将理论政策等内容转化为“大白话”“本地话”,用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让宣讲“接地气”;坚持精心梳理宣讲主题,以典型的故事情节抓住听众心理,以具体的细节描述传达渲染情绪;二是坚持用“乌兰牧骑+理论宣讲”的新颖形式进行宣讲,让理论宣讲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有所感、有所思,突出对比引导,从群众身边小事谈起,让群众在对比中感受新发展、新变化和新气象,增强宣讲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五、着重创新良性互动机制

基层宣讲必须坚持信息传播和信息反馈“两手抓”, 增强群众的主动性、提高参与度。一是坚持讲前调研;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惑所盼,搞清群众需要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宣讲,以此确定和调整宣讲重点和方式。二是坚持讲中互动;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群众讲故事、话成就、树典型。三是坚持讲后沟通;讲得好不好 、效果如何,群众的评价就是最好的注脚、最终的裁判。注重及时掌握群众的反映,改进宣讲内容形式,深化宣讲成果。

六、着重秉承基层宣讲原则

基层专题宣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深入人心、遍地开花结果的重要方式方法,通过整合协调社会各方面的专业宣讲员资源,秉承“三问”原则,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采用问卷调查、口头随机街访的形式,收集群众关心的理论方针政策,通过组织专业宣讲员开展专题宣讲活动。对家长的随机街访了解到他们很关心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欺凌,组织市人民法院的法律教育校长在中小学校开展多场预防校园欺凌专题宣讲,受益学生达1000余人。“专人讲专题”系列宣讲以“三问”原则为导向,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形式新颖、不拘一格的专题宣讲活动,扩宽覆盖面、增强感染力,很大程度上扫清了基层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论盲点,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拓展。

启示思考

丰镇市委宣传部着眼突破旧传统宣讲模式,深入挖掘利用有限资源,推出“六个着重”宣讲工作法,既丰富了基层宣讲内容、载体、形式,扩大了受众面,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满意度,又实现了基层理论宣讲模式的常态化、创新化。    

(图、文/乌兰察布市丰镇市委宣传部  王倩)


0
上一篇: 黑龙江省富裕县:义诊活动提升百姓“家门口”就医幸福感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