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推动晋商研究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2023-12-2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把握晋商历史经验,丰富商科教育内涵

推动晋商研究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山西是晋商的发祥地,山西财经大学是晋商研究的策源地。

早在1960年代,以黄鉴晖等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就开启了明清晋商票号的研究,1961年5月22日,《光明日报》发表杨荣晖(杨士英、荣韫瑶、黄鉴晖)的文章《山西票号的性质与作用》,这算是国内晋商研究最早的声音。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晋商研究已经发展成为我校建校以来最突出的办学特色之一。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四次到山西考察调研,晋商文化、晋商精神和晋商传统等主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我们推动晋商研究和商科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 凝练办学特色,把晋商精神融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我校从2007年开始为本科生开设晋商研究课程。200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人才培养要体现“明礼诚信、艰苦创业”的晋商精神内涵。同时,我们在金融学、保险学、财政学、贸易经济、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增设了《晋商学》、《晋商经典案例》《晋商文化》等体现晋商精神的专业选修课程。

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发挥晋商学研究的优势、发掘晋商研究成果,陆续为本科生开设了24门与晋商研究相关的本科课程,极大丰富了晋商文化、晋商精神和明清晋商经营管理的教学内容。比如《晋商文化与经济发展》《晋商民居的历史文化解读》《明清中西方贸易经济交流与晋商发展》《晋商与创业》《晋商民居的历史文化解读》《山西票号的金融创新》《晋商文化旅游》《晋商经典案例》《晋商人才的成功之路》《晋商文化概论》《晋商文化》《晋商精神与创业之道》《晋商与创业》《晋商精神与创业管理》《晋商理财文化》《晋商文化与旅游开发》《历史地理视野下的晋商兴衰》《文艺作品中的晋商文化》《博物馆中话晋商》《山西票号与金融史》《文物里的红色金融之路》《文物里的金融富国之旅》。十六年来,累计超过20000人次本科生对相关课程进行了学习,有效地传播了晋商立足诚信、汇通天下的情怀与气概。

二、壮大晋商研究团队,把晋商研究和教学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

晋商研究院是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晋商研究院为主导,不断扩大研究力量,形成研究团队和师资队伍,金融学院、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共同推进的晋商学课程建设格局。建成了年龄结构合理、职称搭配梯次有度的晋商学教学团队,全校能够承担晋商学课程教学的教师超过20人。

我本人还承担过一项晋商研究课题《晋商商业遗产评价研究》,对晋商大院、保晋公司等晋商遗产进行了商业价值评估,在《新晋商》等期刊连续发表多篇文章。

三、廓清晋商精神实质,深入挖掘积极元素,与课程思政建设深度融合

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立足多年来开展晋商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学校努力将晋商精神中的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勇于创新作为教学核心内容,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和媒体宣传中。

同时,为更好地拓展晋商精神的影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推出了一批思政课程,比如金融学院陆续建设的《山西票号与金融史》《文物里的红色金融之路》《文物里的金融富国之旅》《历史地理视野下的晋商兴衰》《文艺作品中的晋商文化》《博物馆中话晋商》等课程,将课程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其中《山西票号与金融史》《文物里的红色金融之路》《文物里的金融富国之旅》已经成为金融学院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限定性专业选修课程,全面提升了晋商学课程的重要性。

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在研究、传播和发扬晋商精神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比如晋商研究这个办学特色凝练的还不够鲜亮和突出,晋商精神类的课程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还比较薄弱,研究投入和国内外晋商研究的资源整合力度还有待于提高,国内外晋商活动遗产遗迹调研和考察还不够,以晋商精神为主题的学术活动和学科竞赛刚刚起步,我们将积极推进积极推进晋商类课程进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动晋商类课程在学校公选课中的开设班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晋商精神、掌握晋商精神、实践晋商精神,不断扩大晋商精神的影响力,形成国内晋商研究的高峰和晋商精神传播的中心。

(文/山西财经大学 米子川)

 

0
上一篇: 长治市民营企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