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潞安化工余吾煤业:不负春光,乘势而上

2024-04-01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季度以来,余吾煤业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围绕集团“向新提速、向效发力、向智转型、向绿而行”的战略发展要求,不负春光、分秒必争、团结奋进、守正创新,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勇气和干劲,奋力谱写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向新提速——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上下“真”功夫

技术创新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利器”。余吾煤业公司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成果转化、释放创新活力,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该公司聚焦转型升级和创新提效,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全员创新工作。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修订完善了《余吾煤业公司“1367”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并依托“芦盛亮劳模创新工作室”“周建伟创新工作室”,以创新孵化、应用实践、激励政策、宣传推广、人才培养等5个方面为抓手,充分展示创新工作的丰富成果,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公司全体员工自觉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同时,该公司坚持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树立“不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要有实效、要解决现场难题”的鲜明导向,明确化解瓶颈、小改小革、智能升级等主攻方向,动员员工在关键项目上开展创新,建档立项进行攻坚克难,按照步骤流程,认真做好申报、评审、验收、推广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去年,我们完成创新成果转化30项,比2022年增加了10项。今年,我们将会继续加大创新成果转化力度,加快核心技术的突破与转化应用。并结合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深入开展岗位创新、微创新、小改小革,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升创新成效,力争实现创新效应最大化。”余吾煤业公司创新办主任王杨介绍说。

向效发力——在降本增效上深挖新内潜

该公司坚定不移走好价值创造之路,持续强化“效益提升、价值创造”导向,围绕“利润=收入-支出”,实现价值创造“增值循环”,让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成为思想认同、行动自觉。 收入端深耕进尺,优化采掘衔接,创建了掘进队组分级管理机制,运用“131”掘进调度机制,在掘进工作面推行“一面一策”和“一段一策”,掘进效率提升15%。推进“潞盾一号”达产见效,截至目前,平均日进尺达10米,最大日进尺12.6米,最大班进尺6.6米。在生产工艺上,优化综采工作面端头尾支护工艺和回采放煤管理,综采正规循环刀数提升25%。创新沿空留巷柔模墙体维护方式,减少人员修巷的工作量,提升人工工效。同时通过动筛矸石再选、洗矸置换效益煤、洗精块产品工艺改造创收益,持续优化品种煤销售比例,开发新的喷吹煤用户,使效益煤销售实现最大化。

支出端持续推行精益管理。每月召开生产经营分析会,找准成本管控关键因素及堵点、卡点问题,统筹控制生产成本、时间成本、效率成本、人工成本等因素,强化材料费、电费、维护及修理费等成本动态分析,提升成本管控水平。

该公司还对标潞安化机管理模式,在部分科室打造试运行“定单”+“抢单”新模式。通过“定单”完成日常工作,“抢单”完成重点工作,优化员工人力资源配置,将更多资源向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员工倾斜,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向智转型——在智、改、数、转上做“细”数智化矿井新文章

2023年11月23日,该省井下现用直径最大的盾构机“潞盾一号”在余吾煤业公司始发。这是集团落实“强煤优化育新”产业布局体系总体目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该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数智化矿山重要一环。

近年来,该公司深耕数智化矿山建设,锚定“达到II类智能化井工煤矿建设中级标准”的目标,实现了智能定位精准化、辅助系统自动化、现场管理全景化。

万兆工业环网是矿井生产数据传输的核心系统,是矿山实现智能化的基础。该公司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以“万兆环网核心为骨干,千兆分支智能接入”为架构,逐步建设数据中心私有云平台、模块化机房,建立智能融合通信网,构建了完整、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矿井运营管理体系。实现矿井各环节数据联通,铺设了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信息传输资源实现有效融合。

在主运输系统方面,井下主皮带通过集中监测、监控,与智能AI系统通讯,实现煤流控制、异物识别及人员违章等的自动控制。主提升具备智能装载、智能卸载和远程无人操作功能,与煤仓放煤系统进行智能联动,对提升速度、提升重量等进行智能监测,具备故障智能诊断功能。在辅助运输系统上,结合生产调度计划、历史用料数据、运输位置等信息综合分析,实现运输过程的智能管控。

优化改造后的调度指挥中心全面投用,可处理、显示大量信号,实现符合业务需求的大数据可视化展示。新调度中心集安全生产、监测监控、集中控制、应急指挥等功能于一身,实现矿区生产全过程、安全全天候、运营全环节的闭环管理。

向绿而行——在绿色低碳上扛“实”零碳责任

2024年集团党委工作会强调,要优化能耗双控标准化管理体系和考核要求,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绩效管理,坚持节能降碳同步增效。余吾煤业公司闻令而动,迅速制定措施,狠抓落实。

——中央区压风机为建矿初期安装,效率较低,计划整体更换为6台节能高效压风机,效率提升20%,减少碳排放量1500余吨;

——对南风井效率低下的压风机进行节能改造,减少碳排放700多吨;

——综采队组皮带机、前后溜电机全部实现变频启动,共计减少碳排放3300多吨;——建设矿井电量分析系统,对用电单元实现实时监控,通过一个时期的数据摸底,拟定各采掘队组单耗指标,形成有效考核机制,杜绝出现资源浪费现象,本项目减少碳排放约900吨;

……

同时,该公司还以山西省“零碳矿山”建设为契机,科学制定2024年度能耗双控定量指标,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规划、综合施策、节能优先”原则,系统提升重点用能工艺设备效率和产品综合能效,统筹提高能效监管能力和能效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用能高效化、低碳化、绿色化,确保完成能耗“双控”目标,有力推动绿色低碳内涵式发展。

(文/潞安化工余吾煤业 刘明星 郭艳波)

0
上一篇: 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下一篇:山西地方电力有限公司方山分公司:提升热线服务效能 筑牢群众“暧心线”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