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报告指挥部,我们已步行1小时,前方还有11公里,必须让通信畅通”——向险而行,“铁塔人”千里驰援

2024-07-27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甘肃省水利厅、甘肃省气象局于2024年07月23日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紧急启动省级防汛抗洪四级响应。由于持续降水,甘肃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决定于7月24日12时将陇南市防汛抗洪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为打好防汛救灾保通信战,中国铁塔甘肃省分公司(以下简称“甘肃铁塔”)省市公司闻“汛”而动、迎“汛”而上,“汛”速集结、坚守一线,共同筑牢防汛安全线,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防汛保通信工作进行严密部署安排后,7月24日,甘肃铁塔党委书记、总经理戴海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一线指挥调度防汛保障工作。

“通信网络是否通畅?应急保障是否到位?防汛救灾情况如何?人民群众是否安全?”,戴海兵深入降水量高、防汛救灾情况较为严峻的天水市麦积区党川镇下滩村,现场指挥调度防汛救灾工作。

在麦积区九店子基站,戴海兵详细了解当前基站停电情况和应急保障工作进展,并指导维护人员开展应急发电保障工作。“党川镇灾情较为严重,目前抢险救灾工作进入道路清障第一阶段,道路畅通和电力线路恢复期间对通信基站发电保障工作有较大的需求,全体人员一定要时刻绷紧防汛之弦,做好“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准备,在实战中锻炼,确保灾区通信畅通,守护看不见的通信'生命线'。”

千里驰援,兄弟同心聚合力

严重的汛情牵动着甘肃铁塔所有人的心,省公司党委第一时间调度周边的兰州、临夏、甘南、武威、白银、庆阳共30支维护队伍,70人,30台车,150台油机赶赴陇南现场进行支撑保障。

“报告指挥部,我们已步行一小时,前方还有11公里,必须让通信畅通。”

如今兄弟省市受灾,我们定当义不容辞,共筑通信畅通“堤坝”。队员们克服道路塌陷、交通受阻、断电断站等重重困难,全力以赴协助兄弟公司开展通信抢险保障任务,争分夺秒抢险保畅通。

指挥组成立“甘肃铁塔防汛保障”专项沟通群。凌晨奔赴、夜里2点拨出的协调电话...,见证了他们合力作战的身影。

在省市两级联动机制下,天水铁塔组建起保障人员30人、车辆10辆、油机10台的应急保障队伍。受洪水和山体塌方等影响,前往利桥乡板桥基站道路中断,泥石流、摧毁倒地的树木挡住了队员们前行的脚步。

没有半点犹豫,队员们纷纷拿起铁锨等工具开始清理路上堆积的泥石流,只听着阵阵铁锨声,不多一会,泥石流便被基本铲完,然而队员们又被倒地的大树挡住了脚步。光靠大家无法抬开,于是队员们便找来工具将大树锯断,大家合力用绳子拉、用肩膀推,终于将一截截树木清理完毕。没走几步,大家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来不及喘口气,队员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清理路障工作中,因为大家都知道,抢险关头,时间就是生命。

平时10分钟可以到达基站的道路,队员们整整花费了2个小时才到达基站,抵达板桥基站后,维护人员开启发电机、更换受损光缆及相关设备、联网测试……大雨下,队员们的防护服一遍遍被打湿,早已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但再大困难也阻挡不了“铁塔人”抢通基站的决心,在运营商的配合下,仅用1小时便抢通了板桥基站,有力保障了周边3个村庄的通信畅通。

截至7月25日12时,甘肃铁塔已累计出动保障队员1551人次,车辆893辆次,油机1501台次,卫星电话8部,累计停电653站次,完成303站次保障发电,因断电退服基站2站。

正是这些幕后英雄的无声付出,使得无数次灾害中的通信联络有如神助,稳步前行,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铁军”精神,为抗洪救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图/文:周璐、杨倩)


0
上一篇: 提“笔”上“色”,绘就“清廉潭烟”新画卷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