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良田,如何在种出好烟的基础上,又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产业振兴撬动乡村全面振兴?云南省嵩明县牛栏江镇荒田村“烟+N”多元增收模式给出了满意的答案。
“烟+蔬菜”混搭种植 保肥增收
秋天收获黄金叶,冬闲烟田飘菜香。又是一年烟叶收购季,烟农们依旧在烟地里移栽蔬菜幼苗而忙碌着。为最大限度提高种植业收入,荒田村委会的烟农不断在土地上做文章,积极探索“烟蔬套种”模式。
“我家这片地有五亩,以前都是种完烤烟,拔了杆,土地就闲着了。今年烟杆都不用拔,直接种上了绍菜,多增加一份收入。”村民何凤花说。
“因为种青花增加了收入,我就在地里增加了滴灌,每季烤烟一收完,我就立即平整土地,及时移栽青花苗,确保土地接茬丰收。”种植青花的烟农说。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自主造血功能,2020年开始,荒田村委会采取“政府主导、合作社主体、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组织发动农户参与秋冬季烟菜套种、轮种。
“烟+粮”协调发展 强基固本
一季烤烟一季粮,粮稳烟优齐发展。在采收完烟叶后,烟农们将地里的烟秆用镰刀砍掉,把烟桩挖起来,连同地里的其它残体物质清除干净,再细致翻耕烟田,为接下来种植荞、小麦抢抓节令。
荒田村一直以来都有种植荞和小麦的习惯,烟后种植荞、小麦不仅调整土壤环境,有利于烤烟提质增效,而且解决了烟后土地闲置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了农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培育了促农增收新的增长点。
“以烟稳粮、以烟促粮”是落实国家“重农抓粮”战略的重要举措。烟粮协同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切实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据测算荒田今年能额外增加收入20万元,既能稳住烟农,也提升了种粮积极性。
“烟+豆”间作绿肥 增粮增收
时下,荒田的烤烟基本采烤结束,烟地里一株株大豆或一片片金黄等待采收,或一行行绿油油生长旺盛。“我们6月下旬至7月下旬在烟沟中种植大豆,大豆出苗后烤烟开始采收,随着烤烟的不断收获,透光性增加,大豆快速生长,通过烟豆的错季生长,既不影响烤烟生产,又增加了一茬大豆。”荒田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迎强介绍。
“烤+豆”的套种模式实现一季多种、一地多收。通过烤烟、绿肥、大豆的错季生长,既保障烤烟产量,又增加大豆收成,绿肥还能还田培肥地力,补充牛羊饲料。
今年,荒田新增烤烟面积260亩,共4560亩,在农业农村局的支持下,以每亩补助150元套种黄豆增加村民收入,守护粮食安全,促进“烟豆”产业发展。今年荒田“烟+豆”套种661亩,预计增收10万元。
稳固“金叶子”充盈“粮袋子”装满“菜篮子”鼓起“钱袋子”。荒田村委会将继续坚持以烟为主,紧扣“产业融合,烟农增收”这条主线,走出一条“烟+N”多元融合、一体发展的新路子,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绘就一幅幅“乡村振兴”的丰收画卷。
(文/云南省嵩明县牛栏江镇 杨婷婷 昆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赵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