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烟区加快转变烟草农业绿色发展方式,遵循“优质、特色、生态、安全、高效”的烟叶生产发展方向,大力开展绿色耕种、绿色防控及绿色烘烤等工作,让“绿色”成为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绿色耕种 沃土更富饶
好的农家肥能为作物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今年烤烟耕种时节,宁蒗县宁利乡烟农们的房前屋后都长出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山包”。这些“小山包”就是各户烟农在烟站技术员的指导下堆捂的农家肥。无论是种植烤烟还是蔬菜,增施农家肥都可以让“粪肥土,土肥苗”,达到农药化肥使用量“双降”的效果。
烟农自制有机肥。摄/和镜芳
“有机肥的施用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环境,降低土壤酸度,防止板结,同时还能替代部分化肥给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主要养分,长期施用有机肥更能提升农产品品质。”金棉烟叶站站长陈国发说,“过去处理猪粪水是件头疼事,现在绿色种养循环粪肥还田还园,猪粪‘变废为宝’了。”
2024年,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在全县大力推广农家肥堆捂,施用面积达1万亩。以作物秸秆、畜禽粪便、腐殖土等为原料,根据不同土质进行堆捂配方,能有效改良土壤,改善烟株根际环境,提升烟叶质量,推动烟草农业长效、绿色发展。
绿色防控 烟株更健康
“病虫害一直是影响烤烟种植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地减少了病虫害和农药的使用,提升了烟叶的质量。”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生产经营股刘静说。
在宁蒗县烟区6月份的烟田里,上演了一场场“以蚜还蚜”的好戏:蚜茧蜂将卵产于蚜虫体内,卵发育为幼虫,蚜虫则随之僵化、死亡。经过烟草部门大力推广,如今蚜茧蜂生物防治措施不仅能100%覆盖宁蒗县3万多亩烤烟,还为周边蔬菜、果树等产业化程度高、蚜虫危害较重的农作物提供植保,小飞虫服务大农业。
除了蚜茧蜂这支“以虫治虫”绿色植保大军,2024年宁蒗县局(分公司)还推广应用了夜蛾黑卵蜂防治夜蛾类害虫、捕食螨防治蓟马、叉角厉蝽防治鳞翅目害虫,它们与蚜茧蜂合称“四虫”,与烟草内源抗病毒制剂组成“四虫一剂”生物防治技术,保障宁蒗县烟区烟叶勃勃生长。
在育苗大棚内推广应用捕食螨。摄/李国萍
不仅是“以虫治虫”,宁蒗烟区田间还遍布着利用害虫弱点的物理防治措施,如利用害虫驱性吸引昆虫的黄板、蓝板;模拟雌虫气味诱捕雄虫,从而阻断繁殖的性诱捕器;光诱害虫的太阳能杀虫灯等,以清洁无害方式共同筑起绿色植保防线。
绿色烘烤 产业可持续
“现在烘烤烟叶比以前简单多了,省心又省力。”宁蒗县金棉乡熊尺祖感慨道。
熊尺祖是金棉乡拖脚村委会烤烟种植大户,有三十余年烤烟种植经验,作为一个烤烟种植能手,熊尺祖见证了烟叶从“土烤房”到生物质燃料烤房的转变。
“以前烘烤烟叶的燃料主要是煤炭,既费燃料又费钱,还花大力气;由于火力不均匀,烘烤烟叶质量难以控制。”熊尺祖说。
谈起烟叶烘烤方式的转变,熊尺祖赞不绝口:“现在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烘烤烟叶,点火简单,温差变化小,既干净环保,又省钱省力。”
“生物质燃料主要由秸秆、废木材等原料加工而成,相比传统燃料煤炭,生物质燃料不仅易于存放,而且干净卫生、引火快,最大的优势在于降低了烘烤燃料的成本,还能提高烟叶品质,增加烟农收入。”金棉乡烤烟烘烤技术指导员刘建平说。
2024年,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围绕烟叶烘烤“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目标,落实“双碳”行动,推广生物质燃料烤房365座,新能源烤房7座。清洁能源的运用让“金叶”更优质,产业更可持续,同时也促进了烟农增收。
生物质燃料烤房。摄/李国萍
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将始终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持续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在“绿水青山”中扎实推动烤烟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袁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