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坐着轮椅还能跟大家一起出来玩,今天真的很开心,谢谢你们帮我完成了心愿。”已是91岁高龄的黄爷爷拉着社工的手激动地说。
近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联动社区老年协会低龄长者义工,租用珠海市公交公司无障碍大巴,组织24位平均年龄82岁以上的高龄、失能长者,走寻曾经生活的村落故地,同游十里花海长廊,实现了耄耋长者们故地重游的心愿,也让这群见证横琴发展历程的长者们在澳门回归25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踏出家门了解了横琴的新容新貌。
对于长者们来说,曾经生养自己的故地,在心中始终存有一份美好回忆,即使影相模糊,也是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年龄越大,思念就会越深。据悉,在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工上门服务的过程中,长者们常聊起儿时的记忆,言语中无不透露出对故地的怀念。许多高龄和失能长者,都有想要回到旧村落看看同时也出去游玩的心愿,无奈子女都很忙,自己又行动不便,一直未能如愿。为此,一场精心策划的耄耋长者暖心之旅拉开了序幕。
活动当天,长者们在义工的帮助下早早地来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集合,出游的兴奋与激动洋溢在脸上。在无障碍大巴上,社工和义工们向长者们介绍着游玩路线有哪些景点,每个景点有哪些值得停留欣赏的风光。当到达旧村村址时,长者们的眼睛瞬间都亮了起来,坐着轮椅、拄着拐杖都纷纷下车。他们每到一处,脚步都会不由自主地放慢,细细感受其中承载着的多年前的记忆与情感,不断告诉社工和义工他们昔年的趣事。
昔日的横琴是一座“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小岛。2009年,横琴南部富祥湾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自然村落,当时正值横琴新区启动开发之际,为了保障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项目的顺利实施,需搬迁项目所在的富祥湾社区的有新、旧两个村。彼时,这里有100多户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原居民,并不理解突如其来的搬迁。为此,横琴新区积极创新探索回迁机制,在确定建筑设计方案时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见和村民的生活习俗,实现“幸福回迁”。黄伯是当年搬迁的第一批村民,他清楚得记得,当时安置房兴建的地点是由岛上居民自己选定的。2009年,濠江两岸还是“一边金碧辉煌,一边荒草鱼塘”的景色,横琴一侧颇为荒凉,如今,一座现代化自贸新城跃然而起。望着与昔日景象十分不同的景区,翻天覆地的变化,长者们感慨万千,在义工的帮助下,长者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出游的第二站是别具一格的花海长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大片大片浓郁艳丽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热情欢迎着长者们的到来。初冬和煦的微风,青草依依的桥畔,绿树与红花相衬的碧道,水面上倒映的蓝天白云,一抬头就能看见的“粉雾花海”,让这些行动不便平时几乎没出过门的长者们领略到别样的自然之美,给长者们带来了满满的惊喜,也为整个游览行程增添了不少惬意。游玩期间,长者相互交心,遇到好看的风景时,社工和义工们化身摄影师和造型师,协助长者拍照,幸福瞬间被一次又一次定格着。
“今天第一次与那么多人一起出来玩,第一次拍这么多照片,第一次靠自己顺顺利利走完全程。”85岁的黄婆婆表示,与大家一起出游,心里感到很充实,很期待以后也能有这样的活动。社工推在旁边的轮椅也用不上,陪伴她的女儿还打趣她说:“好不容易能出来一趟,心情好到走路都不喘了,轮椅都不用啦!”
本次活动通过“社工+义工”的双工联动,细心安排行程,在考虑长者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做好户外出行安全防范工作的同时,为长者们的出游提供了全方位的陪伴与照顾,确保整个活动既安全又愉快,无微不至的关怀让长者们倍感温暖。新家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项目主管澳门资深社工吴耀辉表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目的就要让每位长者“快乐、健康、安心、有尊严”地在社区颐养天年,所以应重点关注弱能长者,尽可能为他们带来身心灵社的积极影响,让长者们在更多快乐的旅程中享受美好的晚年时光。
(文、图/珠海市慈爱社会服务院 熊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