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走进上蔡县重阳街道尚堂社区,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宽敞笔直的柏油路直通家门口,道路两旁整齐的梧桐树满目金黄,村口刚刚建成的健康文化广场,儿童游乐区、运动区、露营基地一应俱全,三五村民笑呵呵地围坐一旁尽享冬日好时光。
“宋书记可是帮了大忙。你看这路、这灯、这广场,还有这游乐园,不光村里环境好了,还有不少人专门来俺这儿旅游呢!”提起村里如今的变化,尚堂社区老支书崔百岁的脸上难掩笑意,他口中的宋书记就是该村的第一书记宋俊峰。
一间不大的平房,用两个铁皮柜隔开,一边是办公区,一边是起居室。屋内,一张单人床,一台办公桌,几把椅子组成了他在尚堂的“家”。自派驻到尚堂以来,这既是他休息的地方,也是他与村干部商议村内大小事的办公场地。
见到宋俊峰时,他正坐在电脑前忙着赶汇报材料。“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驻村快五年了,这里早就成了我的第二个故乡。”五年时间,宋俊峰与尚堂有太多的故事与感情。
2020年3月,作为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处副处长的宋俊峰,被选派到上蔡县重阳街道尚堂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刚来的时候两眼一抹黑,工作开展比较慢,也找不到突破口。”但困难没有吓到当过兵的宋俊峰。他深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迅速摸清村里底子,他联合村“两委”干部,一家一户地走访,耐心地与村民交谈,倾听村民的心声,感受他们的冷暖。
在走访过程中,宋俊峰了解到尚堂一带是岗岭地区,地势高,“吃水难”问题长期困扰着尚堂村民。4个自然村只有一座水塔,每天定时2个小时供水,如遇用水高峰,水塔的水便不够用,乡亲们不得不跑到其他地方运水。宋俊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他带着工作队通过各方协调,争取到了200多万元改造资金,重新选址打井,铺设管网,全村846户3300多人从此喝上24小时不间断、干净放心的自来水,长期困扰村民的 “饮水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清水流出的那天,村民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迫在眉睫的吃水难题解决了,另一大难题摆在眼前:面对无产业、无项目、无增收渠道的村集体经济,如何带领村民走出困境,实现脱贫致富成为压在宋俊峰心中的一块石头。
要振兴乡村,必须发展产业。宋俊峰经过深入地调研分析,结合村情实际,不断琢磨适合尚堂的产业发展项目。他利用自己第一书记的帮扶资金,成立了村集体产业尚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依托本地粮食种植特点,生产加工健康优质的农副产品,包括杂粮面、黑白芝麻、石磨全麦面粉、花生油等20多种产品。
“我们社区有自己的logo,这是宋书记专门找人帮忙设计的,并注册成了村里农产品公司的商标,是我们尚堂社区第一个农产品品牌。”在尚堂社区百姓直播间,负责人胡丹指着产品上的商标向记者介绍,logo上下一体,整体是一个“堂”字,既体现传统孝善文化,又凸显尚堂堂堂正正的文化品格。
直播间里,主播正对着镜头推销尚堂的特色农产品,宋俊峰有空时也会时常来直播间协助“带货”,“宋书记可专业了,有不少粉丝呢!”胡丹笑着说道。在宋俊峰的带领下,尚堂人民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奔向致富。截止到今年11月,尚堂农产品公司的总销售额已达到1200多万元,公司成立以来,已为村集体经济累计增收200多万元。
宋俊峰并不满足于此,他说,“常态化帮扶既要借助外力,更要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为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他又带领大家成立了高尚九久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常态化开展月嫂、保洁、护工等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增加居民就业收入。村民耿丽娟参与培训后,在郑州一家月子中心工作,月收入已过万元,还有村民就近在县医院当护工,每月收入6000多元,目前高尚九久已培训200余人次,实现就业57人,家家户户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在宋俊峰看来,“驻村,住村,还要铸村!” 自踏入尚堂这片土地起,他便和尚堂一起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变形记”。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文旅厅、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不知道跑了多少趟,他与队员们一起多方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100多万元,先后实施村级道路提升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社区明亮工程、坑塘治理工程等,目前所有项目均已落地见效。社区主干道实现柏油路面全覆盖,水泥路面 “户户通”、群众吃上干净放心水、村里夜间不黑灯。社区多处约2万平方米的污水坑塘变身为尚堂小游园和健康文化广场。道路干净了、环境变好了、路灯亮了,村民们的心也亮了。晚饭后,小孩子在广场上追逐着玩耍,老人在器械上拉筋锻炼,广场舞队的成员随着音乐轻盈舞动着身姿,村里好不热闹。
改造前的旧坑塘
改造后新建成的健康文化广场
一手提升人居环境,为乡村“塑形”,一手涵养文明乡风,为乡村“铸魂”。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宋俊峰坚持“塑形”和“铸魂”两手抓。早在2020年来尚堂上任第一年,他便立足重阳节发源地的优势,协调省卫健委、省扶贫办、省文旅厅在社区共同举办了“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敬老月暨农产品推介活动”,对社区内的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等进行表彰,送上慰问品,弘扬敬老孝老的优良风气。现在,好媳妇、好婆婆的评选每年都会举办,榜样的树立在社区也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孝老爱亲的风气日渐浓厚。
随着一项项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一个个设想正在变成现实,下一步发展乡村文旅也被提上了日程,宋俊峰在近五年的驻村路上,以一名老兵的韧劲、闯劲和坚守,打通了乡村振兴的宽阔大路。
还有两个多月,宋俊峰的驻村帮扶工作便要进行轮换。在他之后,新的驻村工作队将从他手中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在新起点上继续奋斗,续写新的驻村帮扶工作篇章。(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琦 苗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