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兴凯湖畔志愿红 —— 密山市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纪实

2025-03-11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黑龙江的春风掠过兴凯湖的冰面,在密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会议室内,一本泛黄的《巡湖日志》正在志愿者手中传递。扉页上“但留一泓碧水,永泽密山子孙”的誓言,恰如湖畔次第绽放的冰凌花,见证着这座边境小城志愿服务精神的生生不息。从碧波万顷的兴凯湖到苍翠绵延的完达山脉,从金色稻浪翻滚的田野到中俄边境的国门岗哨,4.8万余名志愿者用脚步丈量着7728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边境红马甲”的品牌镌刻在北纬45度的文明坐标上。

碧水丹心:生态界湖的护卫使者

凌晨五点的兴凯湖尚未苏醒,护湖志愿服务队的红马甲已沿着湖岸线绵延成一道流动的警戒线。队长王国权的保温水杯在腰间摇晃,发出与冰裂声共鸣的轻响。“老李头,你这渔船得抓紧改造,政府推广的新型北斗定位装置和刺网我给您捎来了!”清晨的薄雾中,两人蹲在渔船旁研究新型定位装置和网具的间隙,志愿者们正用无人机巡查非法捕捞,远处的湖面泛起第一缕金光。老李抚摸着新型定位装置感叹:“国家的北斗系统太强大了,有了这玩意儿再也不会在湖面迷失方向了。”这支由白鱼湾镇、兴凯湖乡党员干部和护边员组成的志愿队伍,不分四季、不惧寒暑走遍70公里湖岸线。他们建立的“候鸟驿站”累计救助白尾海雕等珍稀鸟类47只,推广的北斗定位装置和环保刺网渔具覆盖全部214艘作业船只。

备耕暖阳:冬闲时节的科技课堂

二、三月份的东北,土地仍未完全解冻,白鱼湾镇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却暖意融融。农技志愿者滕范奎点触电子屏,水稻三维模型在雪光映照下缓缓旋转:“咱们今年主推的种子包衣技术,耐低温能力提升2℃以上。”台下二十多位农户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关键技术要点。“科技冬训”志愿服务队的皮卡车碾过冻硬的田埂,车斗里满载土壤样本。农技志愿者摘下手套操作土壤检测仪:“这块地解冻后需增施有机磷肥。”说话间,检测系统已自动生成改良方案,种粮大户王久宏看着“热乎”的检测报告感慨:“连积雪厚度都算进春播方案,这精度赶上绣花了。”此时,农机合作社院内,志愿者们正指导农户检修大型农机设备和无人植保机,为三个月后的春耕生产和飞防作业储备“科技弹药”。

口岸长明:边境线上的暖心驿站

密山口岸的晨雾中,“国门志愿服务岗”的灯光总是最先刺破黑暗。志愿者携带的《中俄双语办事指南》被往来客商卷起了毛边,扉页上“健康丝路”项目的红十字格外醒目。隔壁便民药箱前,志愿者刚给俄罗斯司机量完血压:“您这高压148可得注意,我们和市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说着掏出手机演示预约挂号,屏幕光照亮对方惊喜的蓝眼睛。这座24小时亮灯的驿站,日均处理跨境事务100余件。海关、边检、商务、交通等部门创新实施异地远程查验法,将货物查验时间由3个小时缩短至12分钟。去年寒冬,志愿者们协助30辆滞留货车通关,热粥的蒸汽在零下30度的空气中凝结成冰晶,却温暖了整条跨国运输线。

青山常在:林海深处的绿色长城

完达山深处的松涛声里,全国“十佳最美森林医生”孙凤玲正带着青年志愿者监测树木虫害情况。她手持电子放大镜贴近樟子松的树皮,针尖大小的虫卵在显示屏上清晰可见:“越冬的松毛虫卵鞘密度超标,开春前必须完成生物防治。”寒风掠过她褪色的红马甲,北斗巡护终端正将虫情数据同步至林业局指挥中心。孙凤玲弯腰拾起一截枯枝,向志愿者演示如何通过年轮纹路判断树木健康状态:“去年这片林子的冻害率下降了18%,咱们埋设的防寒护根膜起了大作用。”这支由孙凤玲领衔的“森林120”志愿队,传统与现代悄然交融。褪色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十五年来的虫害周期规律,而便携式分子检测仪正分析着树皮样本的病原菌。去年春季,密山市委市政府投资2.8亿元,实施森林草原防火道路建设项目,显著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和巡护覆盖范围,为区域生态安全构建起立体化防火屏障。

当夕阳将兴凯湖染成琥珀色,新时代实践中心的电子屏上,志愿服务的“密山模式”正以数据流的形式跳动。这座曾以“北大荒”闻名的边城,如今用志愿红编织出覆盖山水林田湖草的文明网络。当老渔民、新农人、护林员和各类志愿者的身影重叠成时代的剪影,密山的故事早已超越地理的边界——这里的每一株稻穗都摇曳着科技助农的智慧,每一朵浪花都折射着生态守护的初心。志愿服务的火种,正在这片黑土地上生长为永不褪色的春天。

(文/中共密山市委社会工作部 郭颂)

0
上一篇: 同发东周窑煤业公司机电部废旧电气设备修复使用效果好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