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以精气神之“火” 燃干事创业之“情”

2025-03-31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当今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从思想根源上激发干部队伍精神动力,让广大干部“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能担当”,自觉增强内在动力,才能真正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变“被动”为“主动”,增强“愿担当”的自觉。“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当干部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相关决策部署,真正地从内心深处渴望为人民服务、渴望在岗位上有所作为时,才会主动思考、探索、拼搏,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信心与蓬勃动力。“为官避事平生耻”,若干部缺乏这种内生动力,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就会在工作中消极应付,面对困难退缩不前,不仅个人无法成长进步,更会影响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变“畏难”为“克难”,锻造“敢担当”的魄力。“大事难事看担当”,党把干部放在各个岗位上是要大家担当干事,而不是做官享福。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更加需要干部有担当。只有广大干部都能坚定理想信念,敢于较真碰硬,带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决心,遇事不推诿、不逃避,大胆果敢且坚毅决然地付诸行动,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解决好各种矛盾和困难,彰显担当之力量与价值。

变“外行”为“在行”,提升“善担当”的本领。担当不是一件轻飘飘的事,不仅需要干事的意愿和激情,还需有过硬的能力支撑。“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如果只有干事热情,在工作中就可能出现拍脑袋决策、硬着头皮干傻事的现象。因此,干部要时刻怀揣本领恐慌意识,秉持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务实态度,精准填补知识漏洞、全面补齐素质短板,在时代浪潮中展现卓越风采与担当作为。

变“能干”为“敢干”,创造“能担当”的环境。只有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着力消除影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消极因素,才能让干事者有全身谋事之心而无侧身谋人之虞。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为干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长平台,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更要突出宽容失误,为干事者撑腰,真正做到让干事者无忧。

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干事创业的舞台无比广阔,承担的使命无比光荣。新时代新征程,只要广大干部葆有干事热情,提振精气神,激发“内生动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定能不断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

(文/中共泰来县委组织部 刘润泽)

0
上一篇: 明水县:开展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文明实践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