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云南华坪:让“躺平地”重拾“干劲”

2025-03-28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云南省华坪县近年来以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为抓手,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推进复垦工程,激活乡村发展潜力。华坪县以“党建引领、科技赋能、产业融合”为路径,将废弃土地转化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致富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增减挂钩项目引领,荒地变身“高产田”

华坪县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依托,系统性推进拆旧区复垦工程。2022年,中心镇等3个乡镇启动拆旧区复垦项目,总投资394.49万元,涉及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及生态修复,180天内完成复垦任务,新增耕地面积显著提升。新庄乡八德村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整合闲置宅基地和荒坡地,采用“统一规划、连片治理”模式,复垦土地300余亩,配套建设灌溉设施,发展芒果、花椒等经济作物,带动村集体年增收超20万元。

华坪县复垦土地种植芒果。摄/李自林

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边凹村打造“绿色银行”

边凹村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过去因土地石漠化严重,大量耕地撂荒。当地通过“生态修复+特色种植”模式,对200亩石漠化土地进行客土回填和保水剂应用,种植耐旱火龙果和辣木,并配套滴灌技术,实现亩均产值突破8000元。永兴乡则创新林下经济,在复垦土地上推广“魔芋袋装种植技术”,利用林间空地发展魔芋3000亩,既防治水土流失,又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2025年,边凹村复垦渣土废弃场用于建设烤烟育苗大棚,盘活了村集体经济。

边凹村烤烟育苗大棚。摄/李自林

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文乐村探索“复垦+”模式

兴泉镇文乐村党总支书记汤惠带领村民将复垦土地与集体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机制,整合闲置土地500亩,建设标准化烤烟基地和冬豌豆种植示范区,引入生物质燃料烘烤技术,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提升烟叶品质。2024年,该村复垦土地产出的烤烟和冬豌豆产值达300万元,吸纳本地劳动力务工800余人次,人均增收4500元。此外,文乐村还利用复垦地块建设光伏发电试点,探索“农光互补”新模式,实现土地立体化利用。

文乐村复垦土地种植的烤烟。摄/李自林

科技赋能精准复垦,永兴乡树立“智慧样板”

永兴乡在复垦中引入无人机测绘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坡度、肥力进行精准分析,制定差异化复垦方案。例如,在坡度较大的区域种植固氮植物改良土壤,平缓地块则建设高标准农田。2023年以来,该乡通过科技手段复垦土地1200亩,其中600亩用于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并获评“云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边凹村则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土壤墒情,通过智能灌溉系统节水30%,实现复垦土地管理的数字化升级。

政策保障与民生改善,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华坪县将土地复垦与民生工程紧密结合。在永兴乡,复垦土地收益部分用于修建硬化道路8.25公里、修复河堤2000米,解决群众出行和灌溉难题;新庄乡八德村通过复垦项目置换建设用地指标,为村内新建文化广场和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空间,惠及村民1500余人。此外,县政府明确复垦土地权属,建立“农户+合作社”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村民享有土地流转租金、务工薪金和分红股金“三金”收益,2024年相关区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8%。  

从荒草丛生到沃野连片,华坪县以闲置土地复垦为突破口,书写了“向土地要效益、以生态促发展”的生动实践。这片金沙江畔的热土,华坪县正以复垦之笔,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文/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蔡正达)


0
上一篇: 富裕县委党校:开展“增强保密意识 筑牢保密防线”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