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的展板前,几名员工驻足扫码,讨论着各种安全风险点。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安庆市宜城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构建“大安全防线”体系的日常缩影。从个人宣讲到实战培训文化,从制度化管理到文化浸润,一套立体化、多维度的安全防护网络正在这里悄然成型。
让安全技能从理论扎根实践
“提起灭火器时,要记住‘提、拔、握、压’四字诀,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在消防救援支队的训练场上,消防教官边讲解边示范,几十名参训员工紧盯着他手中的灭火器。这不是普通的课堂教学,而是宜城局(营销部)开展的“沉浸式消防实训”现场。当参训人员轮流操作灭火器扑灭油盆火时,来自专卖办的郑曦手微微发抖:“以前总觉得灭火器操作简单,真面对火苗才发现细节决定成败。”
(图为消防“场景化教学”现场)
这样的实战培训已经贯穿全年,既有消防逃生体验,也有地震的应急疏散演练。在模拟火场中,参训者需要弯腰捂住口鼻,沿着安全指示灯寻找出口。“弯腰高度不能超过1.2米” “逃生通道门必须保持常闭状态”,培训时强调的要点,在身临其境地演练中变得格外深刻。这种“场景化教学”让安全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正如安全工作负责人李阳所说:“安全培训不能停留在考试题库里,必须让每个岗位都掌握这项看得见、用得着的防护本领。”
让安全理念从单向传递转向多维共振
宜城局(营销部)每月定期开展的“安全大家谈”活动,这是由员工自主发起的安全交流平台,已成为凝聚安全共识的重要阵地。不同于传统的“领导讲、员工听”模式,在这里,信息人员可以走上讲台剖析数据安全案例,综合部门可以分享办公室用电隐患自查心得,车辆驾驶员可以结合行车经历讲解雨天防滑技巧,各个岗位的员工都在用亲身经验织就着安全知识网。不仅如此,此项活动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课题的设置上,既有“网络安全防护”的专业课题,也有“日常预防心梗”的身体健康方面的探讨。
(图为“安全大家谈”的健康安全培训)
除了开展“安全大家谈”活动,还利用一些身边的小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比如隐患排查手册中曾展示开关没有按时关闭的实景照片,引发全员对办公用电规范的重视;车辆管理员梳理的“夏季行车十大风险点”,被制作成安全提示短信推送给每名驾驶员。通过这些实践将制度规范转化为具体场景中的应对策略,让安全知识从“纸面规定”转化为“身边经验”。“安全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一群人的协奏曲。”正如活动组织者所言,当员工既能从案例中汲取教训,又能用经验照亮他人,安全理念便在这“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中扎根生长。
让安全管理从阶段性攻坚转为常态长效
宜城局(营销部)的安全责任制度还将全单位划分为多个安全网格,每个区域都明确了直接责任人。安全员华淑玲说道:“现在每到周五,就会条件反射地检查责任区,就像出门前检查门窗一样自然。”这种常态化的自查机制,配合季度交叉检查,构成了宜城局(营销部)的安全防护体系。
(图为安全员现场交流网络安全事项)
在安全负责人的办公桌上,一摞摞装订成册的检查记录本引人注目,有的贴着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有的用红笔标注着隐患消除进度。“制度是基础,但让员工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守护,才是安全管理的核心要义。”办公室主任石剑伟总结道。当暮色降临,值班保安老潘打着手电筒进行夜间巡查。监控室里,电子大屏实时显示着各区域安全状态。而在办公室的案头上,摆放着最新版的《岗位安全手册》,封面上“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标语格外醒目。
从消防实训场的汗水,到“安全大家谈”的思维碰撞,从每周自查表的勾画,到值班室监控屏的闪烁,宜城烟草人用行动证明,安全防线的构筑绝非某个部门的孤军奋战,而是全员握指成拳的携手守护;不是应付检查的疾风骤雨,而是细水长流的日常浸润。在安庆市宜城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应急预案与日常监测相互赋能,制度规范与文化自觉同频共振,立体交织的安全防护网正生动演绎着“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时代注脚。(宜城烟草专卖局:胡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