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给烟叶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三门峡市陕州区烟叶生产服务中心联合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迅速响应,以“旱情就是命令”的紧迫感,亮出抗旱移栽“十八般武艺”,将万亩烟田打造成 “节水实验室”,以“战时状态”全力保障烟叶移栽工作顺利推进。
面对“超长待机”的高温干旱,陕州区烟叶生产服务中心与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积极构建“储水网络—输水体系—节水机制”三位一体抗旱体系。提前建设57座移动式储水罐,分散布局在8个烟叶主产乡镇,这些“移动水库”犹如“白甲卫士”,既能像北斗七星般镇守四方,又能灵活驰援旱区,让“望天田”变成了“保险田”。观音堂烟农乔建军看着刚移栽的烟苗,指着身旁的白色移动储水罐感慨道:“这些‘大骆驼’肚里装着救命水,咱们烟田就像系上了保险绳!”
在技术创新方面,陕州区下足功夫。走进宫前乡连片烟田,滴灌带与增压供水机组装成的灌溉方阵,宛如为烟田装上了“精细水闸”,实现精准灌溉。烟农赵万水蹲在田垄边,看着水流顺着管带孔眼均匀渗出,形成一张“水网”,兴奋地说:“这滴灌带真神了!这‘精准喂水’比大水漫灌节水四成,还能把肥料直接送到苗根!” 三门峡市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全面推广灌溉技术,在集中连片烟田铺设滴灌带、配套增压供水机,打造节水示范样板。同时,构建“领导宣讲 + 技术指导 + 烟农学堂”三维服务体系,由主要负责人席东峰带队组成“流动技术团队”,在田间地头开设“移动讲堂”,将“井窖 + 小苗移栽”“水肥一体化”等抗旱技术“送货到田”,让烟农科学移栽更省心。
为凝聚攻坚合力,陕州区烟叶生产服务中心联合烟草公司陕州分公司成立抗旱移栽专项领导小组,建立“班子包片、站长包村、职工包户”三级责任体系和“日调度、日研判、日总结”工作机制。干部们开启“陀螺模式”,领导班子扎根墒情最差乡镇,站长们穿梭于各村,技术骨干更是在地头支起行军床。正如村民所言:“现在认干部不看脸,看谁胶鞋上的泥巴厚!”烟叶生产收购服务部科长孙强虽带着黑眼圈,却自信地表示:“每日定时墒情会诊,墒情地图都刻进脑子里了。”
如今,站在大山上远眺,黑色滴灌带在阳光下闪烁,白色储水罐点缀田间,红色着装的烟草志愿者忙碌穿梭,一幅“人勤天旱地不旱”的现代农耕图景徐徐展开。(侯林峰 崔燕琴 范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