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网_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官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云南禄劝:雨雾中的“大烤验”

2025-07-23 来源:经济网   加入收藏

七月,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山区,连月阴雨浸透了万亩烟田。禄劝县转龙镇烤房群在雨雾中蒸腾着白汽,烟农夏佳禄抹去额角的水珠,指尖捻开一片肥厚的烟叶:“含水超40%,往年这种叶子十炕九坏!”

此刻,禄劝县烟草专卖局的应急预案正穿透雨幕——全县15个烟站、点同步上线《针对当前多雨低温寡照天气的烤烟中后期生产管理综合应对措施建议》,生物质燃料烤房吞吐青烟,62名烘烤技师冒雨奔赴各村组,一场与天争时的“护叶战役”,在滇北群山间全面打响。

分类的艺术:一片叶子的精准旅程

清晨五点的转龙镇,山间雾气尚未散尽,烟农夏佳禄家的烤房前已堆满翠绿的烟叶。“按成熟度、部位分开堆放!”转龙烟站烘烤主管手持样本穿梭其间,“采烤的时候要精准把握每一片叶子的状态,确保每一炕烟叶都能达到最佳烘烤效果。

农户正在采收烟叶。摄/马子钧

往年此时,夏佳禄总要为烟田底层“落黄慢”的烟叶发愁:“等到底脚叶成熟,后期根本来不及采烤中上部叶!”今年,烟站依据“叶龄、脉相为主,颜色为辅”原则,当下部叶出现分层落黄特征时,引导烟农适时早采,进而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为烟株中上部叶片的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分类的学问贯穿全程。编烟区里,烘烤技师拿起烟夹示范:“同夹必同质--部位、成熟度必须一致!”只见他先将烟夹平放,叶柄精准对齐后卡入定位槽,钢针距叶柄基部5厘米处稳稳落下。一夹15公斤鲜烟叶,比传统编竿效率提升5倍。“叶柄超长易倒伏,过短则易脱落,差一厘米都不行!”精准的编烟技艺不仅提升了烘烤效率,更确保了烟叶品质的均衡。夏佳禄看着整齐排列的烟夹,心中多了几分底气。

装烟更是空间的艺术。在下沉式烤房前,夏佳禄打开观察窗,烟夹间距严格控制在2厘米,大门缝隙用胶皮填实,杜绝“风洞”扰乱气流。去年因混装导致蒸片的教训,如今化作烤房里横平竖直的绿色矩阵。

烤房里的科学:温度与湿度的共舞

“烘烤是烟叶的第二次生命,细节决定生死。”在撒营盘镇烘烤工场,烘烤主管打开燃烧机盖板,掏出一把灰烬:“去年有农户清理不彻底,点火后温控失灵,整炉烟叶烤成黑糟!”此刻,三名技师正用铲子等工具仔细清理燃烧室,确保无残留灰烬。

用烟夹编烟,事半功倍。摄/马子钧

烟夹入炕前的“体检”同样关键。烘烤“土专家”抽检待装烟夹时,突然按住一夹:“这里空洞太大!”只见他拨开表层叶片,露出拳头大的空隙:“热气流经此处会形成‘短路’,周边烟叶必烤青。”随即指导农户重新梳理,确保叶面如鱼鳞般均匀交叠。

干湿球温度计的“乌龙”事件更让人揪心。去年雨季,转龙镇烟农邓付升因湿球水瓶未加水,造成了损失。如今每座烤房张贴着《传感器操作三必须》:水瓶纱布必须烤前更换,防护罩严禁烟叶触碰,每日三次人工校准——墙上的温度曲线图里,干球38℃湿球36℃的平行轨迹,勾勒出金叶诞生的生命线。

“最难是定色关。”烘烤技师指着自控仪屏幕解释,“46℃前3小时升1℃,让烟筋变黄;54℃时延长时间,把叶背灰白转为金黄。”说话间警报突响——某烤房湿球温度骤降至34℃!技术组立即启动预案:关地洞减通风,调大火力稳温度。三小时后,观察窗里的烟叶重现油亮卷边。

为民而烤:异常天气下的技术突围

“连续降雨导致烟叶含水超40%!”七月的紧急会议上,禄劝县烟草专卖局推出的《多雨低温寡照天气应对措施》成为“救命手册”:推广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稳温控湿;变黄阶段扩大干湿差2℃,强制排湿;定色期湿球上限下调至37℃......这份融合气象数据与烘烤模型的指南,传遍了全县的烘烤点。

烤房前醒目的烘烤技术挂图。摄/马子钧

更大的变革在培训现场发酵,“传统三段式烘烤搞不定特殊气候!”在屏山镇的烘烤培训会上,二十名烟农围着“六步三关”工艺图热议。技术员切开烟叶主脉演示:“看!今年强调‘柔性烘烤’--变黄期延长6小时,让含水多的烟叶充分转化;定色期‘两步走’,46℃前慢升温防回青,54℃时延长时间防挂灰。”

烤房里的温度计记录着数字,更丈量着为民服务的精度。从一片烟叶的分类哲学到全县人才网络的编织,禄劝县烟草专卖局用技术细节筑牢产业根基。当金叶飘香时,“烘烤为民”的答卷正写满丰收的注脚。马子钧


0
上一篇: 风雨无阻助农情
下一篇:没有了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