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机、物流设备通用教材发布会在延安卷烟厂举行。发布会以“赋能未来 学习共赢”为主题,公司及各厂代表、教材编写与评审成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成果的发布。
向参与教材编写的人员颁发荣誉证书(摄影:代小宏)
此次发布的通用教材共19本,总字数122.7万,由267人次参与编写,涵盖操作技能、技能认定和工艺质量三大类别,系统梳理了卷烟生产全链条关键环节的知识与经验。
长期以来,新员工上手慢、经验传承零散、学习资料与设备更新脱节等问题,一直是企业人才成长的瓶颈,也制约了企业发展。
为破解这一难题,陕西中烟在广泛调研和深入座谈的基础上,决定成立由骨干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师傅组成的编写团队,编写一套系统化、可操作的通用教材。
教材编写坚持“来自一线,服务一线”的原则。团队成员深入车间,记录设备运行数据与操作要点,整理多年积累的维修经验和工艺调整方法。每一条参数、每一幅操作流程图,都经过反复推敲与验证。
编写过程中,成员们常常白天在车间收集资料,夜晚在办公室比对数据。为确保内容准确,技术骨干们围绕关键细节展开反复讨论,力求把复杂的工作原理表达得通俗易懂、精准可靠。经过多轮打磨,教材最终成书并付梓。
教材发布后,车间一线反响热烈。青年技术骨干郭建朝感慨道:“以前面对复杂电路和光路故障时,我总是感到一头雾水。如今,按照教材中的步骤排查光路故障,能够迅速找出问题,维修效率因此大幅提升!”操作工徐凯借助卷烟机培训教材里的操作流程图,快速解决了打孔精度波动问题;电气修理工高鹏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电气基础操作实例和PLC程序编制案例,顺利通过了技能认定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QC质量小组活动指导与实战教材中引入了AI智能工具及数据分析方法,助力QC小组科学分析质量数据,精准制定改进措施,有力推动质量管理向精益化方向迈进。
这套教材不仅是经验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人才成长的坚实阶梯。它让新员工有章可循,跨越“入门难”;让老员工不断更新知识,适应新技术;让工匠精神在传承与创新中延续和升华。
未来,陕西中烟将继续完善教材体系,结合行业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内容,推动知识传承与人才培养协同并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烟延安卷烟厂 燕振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