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天刚蒙蒙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工人文化宫门口的一家冷饮店内,黎凡已经蒸上第一笼紫米,蒸汽裹着米香弥漫开来,小店开始了一天的运转。
蒸好的紫米。摄/李光英
今年53岁的黎凡是土生土长的个旧人。早些年,她与丈夫何从勇一起跑长途货运维持生计。有了孩子,夫妻俩不再四处奔波,他们瞄准个旧金湖边人流量大、冷饮店少的商机,摆了一个珍珠奶茶移动车摊。
黎凡制作奶制品。摄/李光英
一次偶然的灵感迸发,黎凡选用红河本地产的紫米加糯米,配以新鲜牛奶,调制出醇厚香甜的“鲜奶紫米露”。这款饮品很快风靡个旧,成为一代人成长的“甜蜜记忆”。后来,她在个旧市工人文化宫正门口租了铺面,生意进一步做稳做大。凭借良好的口碑,2015年,“黎记饮品”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时至今日,她依然坚持每天现蒸七八笼紫米、只用鲜奶制作的紫米露。
制作好的鲜奶紫米露。摄/李光英
2017年,黎凡面临转折点:父母年迈需照顾,孩子就读体育特色班,家庭开支大幅增加。为提高收入,黎凡把铺面隔出一半,增加零食小吃、饮料等副食,并向个旧市烟草专卖局提出专卖许可申请,通过核准后成为了一名零售户。
为帮助黎凡小店零售经营尽快走上正轨,个旧市烟草专卖局片区客户经理上门指导商品陈列、进货备货策略,并协助她引入“云香印象”扫码系统,帮助小店实现规范化经营。“有了智能扫码系统,店铺营收一目了然,我们的店铺虽小,经营起来也井然有序。”黎凡说。
顾客购买紫米露。摄/李光英
2008年,黎凡的弟弟因病导致神经麻木、行动不便,她毅然将弟弟接到店中照顾,让他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这间小店不仅支撑起一家人的生活,更托起了孩子的梦想。
黎凡的孩子明年大学即将毕业,经过他的刻苦努力,已成功获得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如今在沿海某学校担任实习体育老师。“孩子很懂事,空闲时候主动去兼职乒乓球教练,大学基本没向我们要什么生活费,生活压力也减小了不少。”黎凡笑着说道。
如今,黎凡的饮品及零售店生意平平稳稳。旺季时,冷饮店日均销售紫米露300多杯。尽管鲜奶、紫米等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黎凡坚持10年未涨价,正是这份坚守,让这杯紫米露不仅甜在舌尖,更暖了无数顾客的心。(文/云南省红河州烟草专卖局 李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