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以决胜姿态建设福山现代化开放创新之区

2019-09-24 来源:经济网 中共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委书记 祁小青、福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金涛   加入收藏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福山区工业产值从建国初的不足80万元增长到近40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从740万元到12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400多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70%,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一个原创型企业匮乏的农业郊区华丽转身为经济发达、环境靓丽的现代化开放创新之区。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年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福山始终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步伐,抢抓发展机遇,奋勇开拓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福山特色的强区兴区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真抓实干、勇于拼搏,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重大突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8%、达到297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4%、超过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被评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从2012年开始连续七年跻身中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省级生态区、省级文明区、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区、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先进区、全省移风易俗工作先进区。
 
  实体经济步履更坚实、基础更厚实。福山的发展始于开放、兴于开放。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举全区之力招项目、引项目、推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积蓄了强大能量。主动瞄准“三类”500强、行业领军企业等高大上强项目,年均引进过亿元或千万美元大项目30多个、年均建成投产项目15个以上,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达到34个,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85家、纳税过千万的71家,其中产值过10亿元的9家、纳税过亿元的4家。外贸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5家,产品出口范围覆盖欧美、日韩和“一带一路”沿线90个国家和地区。招才引智成效显著,共引进院士9人,各类高层次人才总数达到558人。先进制造业加速优化升级,从一般配套向研发中心、总部平台和科研院所转变。德尔福、博世华域、上汽变速器、延锋安道拓等13个骨干企业裂变升级,形成4个世界500强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工业税收占比达到56%。在建在谈重点项目的体量更大、分量更重,产业领域更趋优化,从以制造业为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物流、文体、教育、康养、商贸、金融等服务业快速壮大,刷新多个业态领域空白,全区服务业占比达到41.5%。
 
  城市发展布局更优化、形象更靓丽。主动站在全省全市大格局中找定位、谋发展,抢抓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布局、激活了发展活力。在发展定位上,按照“北部制造业、南部服务业”的思路,重点打造“一园一城”,以高新区福山园为主体的北部园区面积30平方公里,落户制造业企业600多户;面积50平方公里的南部新城储备落地一批文旅、商贸、教育等服务业大项目,展现出新城区的勃勃生机。在空间布局上,提出“北融、南拓、东接、西展、中疏”的十字方针。向东积极与主城区相衔接,启动了融资5.2亿元的内夹河一体化提升工程,力求通过“架桥、修路、治水、造景”,让内夹河两岸流光溢彩、鸟语花香。向北与开发区相融合,重点加快互联互通,目前河滨路北延等市级重点工程正在论证启动。向南加快拓展新城区,实施“一纵两横”、聚福路南延等路网工程,启动论证纳入全市重点发展的引擎区,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向西实施高新区福山园西拓,超前布局先进制造业项目,启动部分重点板块开发改造,有望实现连片成方、引爆式发展。在环境优化上,累计投入2.8亿元,新建7条道路、打通6条断头路,新增路网30公里,初步构建起“七纵十横”的路网格局。深入开展“拆违、治堵、增绿、添亮”行动,清理违章建筑135万平方米,完成20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提升5个中心公园、新建26处街头游园,新增绿化80万平方米,城市更加绿意盎然。
 
  民生保障水平更高、幸福感更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生态环保、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等领域持续加大投入,连续多年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改善的比例超过70%。累计启动14个板块、6700多户的棚户区改造,化解10个历史遗留板块、惠及3000多户群众,规划建设了百万平方米的10大回迁安置区,将实现万户群众告别棚户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围绕门楼水库封闭工程、雨污分流、畜禽养殖场搬迁、散乱污企业整治等领域,累计投入20多亿元,整治环保突出问题561项,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实现“乡镇中学城区办”“农村小学集中办”的基础上,新扩建8所中小学校,“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高考本科上线率屡创新高,民营学校实现破题。医养结合走在省市前列,引进鲁东医院、中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社会福利中心实现老人集中供养,把一流的医疗养老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被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低保、医保、五保等社会保障标准逐年提升,构筑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保障体系。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美丽乡村覆盖率超过65%,1093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全区违法犯罪警情实现“三连降”,群众安全感测评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十。
 
  全面从严治党旗帜鲜明、走向纵深。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基层党建走在全市前列,社会组织创业园、非公企业“嵌入式”党建、“低风险保障型”集体经济模式等方面工作得到中央和省市组织部门高度肯定,被中组部确定为县级基层党建联系点。坚决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巡察监督利剑作用,推进派驻监督全覆盖,创新推行农村纪检“层联制”监督,坚决整治“四风”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纵深推进干部作风大改进,对事关全区的重点工作,全区总动员、部门齐上阵,践行“一线工作法”,演绎了摧城拔寨的“福山效率”,彰显了敢打能拼的“福山担当”。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认真落实上级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政策,创新推行复合型、结构型、专业型、潜力型“四型”干部培养模式,注重在一线考察干部、识别干部、历练干部,树立了“以贡献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用人导向。
 
  七十年,初心不忘,征程在前。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山发展取得的所有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根本在于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根本在于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拼搏。福山区将提高站位、放眼未来,借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在主动融入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借势借力发展,推动福山在高质量发展中率先突破、走在前列,奋力建设现代化开放创新之区。
 
(文/中共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委书记 祁小青、福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李金涛)
0
上一篇: 用新担当新作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下一篇:创新“道德扶志”推进精神扶贫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