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位置: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网 >> 区 域 >> 资讯 >> 浏览文章

“123423”聚力模式强化党建引领力——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课题调研报告

2019-11-14 来源:经济网 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孙庆文、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品牌与新闻管理部 李文华   加入收藏
 一、课题概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政治稳定的核心基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旗帜领航三年登高”是国家电网公司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旗帜领航就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目前国有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结合的路径。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自2019年初开始,以实施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工作为契机,形成了“123423”聚力模式,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核心业务的融合,进一步强化了党建在公司发展中的引领力。
 
  (一)党建和实际业务存在“两张皮”现象
 
  新的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供电企业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坚持党对供电企业的政治领导,切实加强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对于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基层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员工们时常面临这样的困境:党建工作的各项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但这些工作与供电企业的实际业务总隔着“一层纱”,造成了党建工作和实际业务“两张皮”。这是近年来国企党建工作遇到的普遍问题:党建工作“高大上”、务虚,而实际业务“接地气”、务实,这样的矛盾造成企业组织的党课、党组织活动都是抽象的、不具体的,无法指导实际业务的开展。此问题也造成了党建部门的工作和业务部门的工作存在脱节的问题,党建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沟通常见于会议、活动的沟通,业务融合的协同较少。
 
  (二)边境城市经济发展对供电服务提出更高要求
 
  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是满洲里区域内重要国有企业,几十年来为满洲里这座中俄蒙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持续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助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我国“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满洲里市作为边境口岸城市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三国贸易更加频繁,国际交通快速发展,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国际间的民间沟通也成为常态。
 
  满洲里的城市发展也对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的供电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重大活动保电的可靠还是居民生活用电的便捷,都需要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的员工从思想意识上不断提升,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发挥服务精神,将工作做到最好。
 
  近年来,满洲里公司党委积极主动审视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在总结行业已有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根据公司所在的区域特点、党员干部的群体特征等进行创新和优化,以党建引领,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站位,深化党建工作内涵,拓宽党建工作思路,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公司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
 
  二、思路创新
 
  “123423”聚力模式包括党建引领、两大主线、三种责任意识、四大工程、两个融入、三全目标。
 
 
  “123423”聚力模式
 
  发挥党的引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根”和“魂”,把旗帜鲜明讲政治引领公司各项工作,坚定信仰、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坚持简便易行、务实管用。
 
  两大主线,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和本质安全建设工作。本质安全建设是修炼供电企业之身,修炼党员干部的情怀、底蕴、本领和内生动力,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通过透明道德的管理与利益相关方共商、共建、共享。本质安全建设是全面社会责任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本质安全建设的成果应用和升华。
 
  三种意识,开放意识让供电企业跳出电网看电网,换位思考,敞开胸怀;多元意识即从不同维度来整合资源,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为泛在电力物联网丰富壮大生态; 品牌意识,通过不断的感悟、传播、践行逐步形成特点鲜明,地区特色浓郁,抗干扰极强、不断传承繁衍的品牌。
 
  四大工程,“满实工程”—党建引领融入顶层设计,通过战略管理、决策管理对核心业务进行指导。“满分工程”—党建引领融入安全生产,深入实施本质安全建设,提升边城可靠供电;完善国际要事保电机制,为城市的重要活动提供更可靠的供电。“满心工程”—党建引领融入绿色能源发展,共建和谐美丽家园;发挥党建工作的指导作用,为当地提供特色的志愿服务,倾情回馈社会;“满意工程”—党建引领宏观层面通过更为合理的电网规划建设积极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微观层面通过探索党建融入营销满足客户多元需求,打造边境特色服务品牌。
 
  两个融入,即: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制度,注重表达,畅通内外部交流平台,保障 “123423”聚力模式解决实际问题;评价机制—引入内部和外部的评价机制,对 “123423”聚力模式做到实时的效果监测,对问题及时改进,对经验及时总结,保障“123423”聚力模式不断完善与提升。
 
  三全目标,即实现全过程覆盖、全员参与、全方位融合。
 
  全员参与。全体员工参与“123423”聚力模式管理落地工作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理念宣贯和学习体验,建立多维培训体系,推动从公司领导层、中层管理层到全体员工(包括社会用工)不同层级主体树立责任理念和管理思想,做到全员参与、全员了解、全员支持,成为不同主体的自觉行为。
 
  全过程覆盖。从“事前”管理思想理念导入、“事中”梳理管控工作流程、“事后”绩效评价与改进入手,推动不同主体创新方式,落实于各项具体工作和流程中,成为不同主体的行为自觉。
 
  全方位融合。推进横向全覆盖,从战略决策、业务运营、职能管理、专项管理进行全面融入。融入战略决策,实现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标准、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的优化,全面提升公司战略管理和决策管理水平;融入业务运营,充分考虑业务运营过程中的社会和环境因素,更加注重有效管理内生于运营过程中的社会和环境风险,更加注重提升运营透明度和争取社会各界认可,更加注重利益相关方参与和发挥各方综合价值创造合力;融入职能管理,对公司各项职能管理进行重新审视、评估、改进、丰富和完善,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科技信息管理、安健环管理、品牌建设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党政工团管理、纪检监督管理的全面优化,为公司开展负责任的电网建设运营、最大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提供制度、资源和员工能力素质的全面支撑;融入专项管理,搭建“政府、企业、社区、校园、媒体”等利益相关方外部联系点,一方面主动获取和准确回应外部诉求,获得认可与支持;另一方面与利益相关方联手,发挥多方优势,共同解决一些难点问题。
 
  通过党建引领“123423”模式的探索和推动、管理及实践,落地生根,创新一套具有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提供经验典范,树立行业标杆。
 
  三、推进“123423”聚力模式
 
  (一)优化业务流程管理
 
  在流程管理方面,公司主要沿着两个方面开展业务流程优化提升,一方面是通过提升效率升级已有业务流程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是通过融入升级已有业务流程。
 
  为了践行以上的流程管理思路,公司以“优化流程降低投诉率”的QC项目为试点,在公司实际业务和社会沟通两方面进行流程优化。该项目旨在实现党建工作与核心业务的有效融合。为此,公司整合内部资源,由党建部牵头成立“基层党建”QC小组,开展“提升营销服务规范率”QC小组活动。结合社会责任管理理念,运用QC创新管理工具和方法,推动党建工作部与业务部门的横向协同,使党建部门参与到业务工单的回访与调查中,倾听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与期望,进而优化服务流程,改进优质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客户投诉、提高客户满意度,推动党建工作与核心业务融合的创新探索,进而使党组织的政治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持续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二)深入融入核心业务管理
 
  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为指导思路,搭建教练员队伍平台并组织公司各党支部开展融入业务运营、基础管理、专项管理的“123423”聚力模式,经过多批次的立项审核,最终确定实施项目15个。
 
  从项目选题看,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业务运营、优质服务、安全供电、服务三农、环保绿色等重点和难点问题;从实施举措看,精准调研,充分考虑了“社会认可、环境友好、综合价值更优”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从预期成效看,注重持续改进和成效推广,通过工作方法的改变和履责能力的提升,服务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彰显责任形象。列举两个事例如下:
 
  1.“桩”点一新——党建引领解决居民小区内电动车充电问题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逐渐成为出行代步的重要工具,且随着城市规划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由平房搬入楼房,电动车充电、存放等安全问题也困扰居民社区,成为楼房居民一大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难题。由于电动车引起的火灾事故,乃至人生伤亡事故屡见不鲜,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由此可见,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为了更好地规范电动充电问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公司营销党支部组织扎赉诺尔供电所工作人员,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存放存在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行车停放所问题,目前大部分电动自行车都停放在楼道、楼梯间、共用走廊、地下室或者半地下室等共用区域充电,占用堵塞疏散通道,严重影响楼道业主正常生活,小区内居民怨声载道。二是充电安全问题,电动自行车随着蓄电池和充电器老化或破损,因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火灾情况时有发生。三是充电线路私拉乱接现象严重,为了方便充电,很多自行车主在楼道自家开关上或在楼房住宅中拉一根电线将插座随意绑在自家窗户上或者直接丢弃在地下,极易造成人员触电事故。
 
  在对当前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前提下,营销党支部一是梳理各方诉求,整合资源;二是购买充电设备测试;三是协调配合加快项目进程。现已得到扎赉诺尔区政府推广并应用。
 
  通过项目实施,有效解决了小区内私接乱挂现象,减少了安全隐患;电动车集中在库房停放充电,楼道内通畅无阻,群众财产得到保护;物业方管理监督库房内充电情况,有效预防电动车失窃和着火现象并且自身获取一定效益。
 
  2.夯实财务基础——党建引领与会计科目责任制深度融合
 
为落实会计科目责任制,夯实会计基础,加强成本费用报销规范化管理,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与前端部门的融合,服务企业、服务职工,公司机关二支部组织财务管理人员结合会计科目责任制,对前端业务部门费用报销进行梳理,发现一是在应用国网蒙东公司财务资产部下发的科目责任制规范过程中,县级公司需要从前端业务部门视角出发的适合本公司应用的更加简洁直接的指导手册。二是多维精益化管理过程中,前端业务部门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分割,直接影响费用报销的准确性与规范性。在财务活动中的全员都应当自觉严格遵照规章制度办事,不越雷池一步。三是前端业务部门受专业性的限制,无法全面准确掌握财务制度和要求。在财务规范和软件应用过程中存疑颇多,由于对流程和制度不了解造成“报销难”的情绪,以及多“跑腿”的现象。
 
  为提高业务部门报销效率、落实会计科目责任制,转变财务人员坐在办公室里等报销的思想,将财务管理的规范性、标准性深入准确的贯彻到前端业务部门,才能真正的提升财务基础工作的水平。树立公司各部门和职工都是财务活动的参与者、与财务管理密不可分的思想,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真正的基础,才能实现财务资产部与前端业务部门合作共赢。
 
  财务管理工作一是固化标准:固化凭证摘要,财务资产部按照会计科目责任制要求,按照费用分类编制简易凭证摘要模板,方便查询使用。固化报销附件,重新梳理各类报销费用附件,以简易手册的方式指导前端部门合理合规开展业务,防范风险。二是明晰权责:采用公开透明的方式将报销流程、会计制度上墙,以减少职工与业务部门因规定、流程等问题多跑腿。三是精益手册:财务资产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财务制度及会计科目责任制相关规定,编制符合本公司实际业务操作的口袋书,精准指导业务财务规范。四是加强宣贯,在编制手册与口袋书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业务部门具体业务培训。
 
  通过项目实施,一是夯实财务基础。提高前端业务部门报销效率和规范性,是提升会计科目规范性与财务基础的根本途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治理。二是加强部门协调。有效整合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性,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三是落实会计科目责任制,切实将服务落到实处。
 
  四、“123423”聚力模式一路心行
 
  (一)央企社会责任落地生根
 
  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融合”,让每一个员工都转变思维方式,融入其中;让每一个流程都做到全程贯通,衔接顺畅;让每一项业务消除壁垒,持续改进;让每一个客户都成为合作伙伴,整合资源,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
 
  今年11月初,公司党政一把手到国网公司社会责任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得到国网公司领导认可并称赞了满洲里公司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可复制的、可推广的有效路子和成功经验。今年8月河南、甘肃、江苏公司同行分别到满洲里公司进行社会责任管理工作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二)员工综合素质更优
 
  推动“123423”聚力模式入脑、入心、入行、入效,实现了公司全体员工从“无知”到“略知”再到“详知”的转变。如今,运用问题导向、延伸服务已经成为员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提升了员工综合素质,员工凝聚力更加凸显。
 
  (三)公司发展更强
 
  “123423”聚力模式融入公司业务运营,实现负责任的规划、负责任的建设、负责任的运行、负责任的检修和负责任的营销,推动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切实提升了企业发展素质。
 
  “123423”聚力模式融入公司战略决策、基础管理和职能管理,推动企业管理视野更加开阔,管理目标更加科学,管理对象更加精准,管理手段更加先进,管理方式更加有效,切实提升了企业管理素质。总结提练工作成效,编制《社会责任+岗位说明》、《社会责任融入典型业务流程》等10本成果手册,在国网县级供电企业中借鉴和应用。
 
  “123423”聚力模式提升价值创造素质。“发现价值、传播价值、创造价值”的功能充分显现,公司创造经济、社会、环境综合价值以及为利益相关方创造共享价值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目标,切实提升了价值创造素质。
 
  “123423”聚力模式提升环境支撑素质。公司的社会沟通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利益相关方参与和社会资源整合持续深入,最大限度赢得利益相关方和社会的认同、理解、信任和支持,公司内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切实提升了环境支撑素质。
 
  五、未来发挥 “123423”聚力模式的具体安排和构想
 
  (一)持续完善履责体系
 
  目前,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已经在公司上下启动了 “123423”聚力模式。未来,公司将根据内外部环境,持续发展“国门模型”,不断丰富模型的内涵,对国家电网公司党建工作进行更加深入和更加透彻的理解;公司将结合自身的实际和地域特色延伸 “123423”聚力模式。
 
  (二)认真落实 “123423”聚力模式实践
 
  更好地融入业务。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未来将基于 “123423”聚力模式,建立业务运营影响分析机制,对电网规划、电网建设、电网运行检修、电力营销和电力科技研究开发过程进行全面的梳理,明确电网规划、电网建设、电网运行检修、电力营销和电力科技研究的基本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外部接触点、内部沟通点等内容。
 
  更好地融入管理。公司将持续推动 “123423”聚力模式用于公司的决策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和绩效管理优化的过程之中;对公司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产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科技信息管理以及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等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基于综合价值创新理念、风险管理理念、平台化思维、透明度原则等制度和流程进行审视。
 
  (三)探索 “123423”聚力模式成果
 
  总结固化有益经验。公司在未来实施 “123423”聚力模式的过程中将建立一系列制度,将好的案例进行传播,将好的流程进行固化,将好的制度进行传承,在工作中鼓励党员干部多思考党建工作如何融入实际业务,形成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特有的党建工作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公司核心业务工作。   
 
“道虽迩,不行不至。”国网满洲里供电公司的 “123423”聚力模式还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就像是遍地霓虹璀璨的一盏夜灯,但却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将尽早实现突破,产出成果,愿用一颗初心让这盏夜灯照亮边疆的草原。
 
作者: 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党委书记 孙庆文  
国网满洲里市供电公司品牌与新闻管理部 李文华
0
上一篇: 山西孝义市大孝堡乡全面推进三大惠民工程
下一篇:江苏宿迁:以“法治16条”护航民企发展

经济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