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在“振”,目标在“兴”。近年来,山西省交城县西社镇米家庄村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创新采用“蟹稻混养”立体种养模式,实现水稻、水产互促融合,积极探索增收致富绿色农产品种植、康养漫步、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
稻谷飘香丰收忙。在位于西社镇米家庄村东的稻蟹示范基地上,稻田里铺满了金黄色的稻穗,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穿梭,收割、脱粒、装车,每亩地收割不出5分钟就完成了,田间地头一派热闹繁忙的丰收景象。
今年以来,西社镇米家庄村大力推广“稻蟹混养”立体养殖模式,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成现代绿色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在保证产量提升的同时,推动品质价值同步提升。
蟹田稻米具有光亮透明、色泽均匀、口感柔软、味道清新、糯而不黏、营养丰富的特点,它利用天然弱碱土壤、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等优势,在同一块稻田中既种稻又养蟹,形成了水稻护蟹、蟹吃虫饵、蟹粪肥田的食物链。目前,共种植水稻43亩,投放螃蟹230斤,水稻亩产达到了1400斤,预计每亩收入可达10000余元。
据了解,在前期整治过程中,由于土地多年撂荒,给插秧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米家庄村多方取经、不懈努力,与盘锦水稻种养殖基地达成采购意向,同时,还聘请山西农业大学交城“山区”人才科技特派团为米家庄村种养殖、水稻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最终通过机械化插秧,人工补栽模式,完成了水稻种植及蟹苗投放工作。
“米家庄村在六七十年代就有种水稻的历史,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在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们开展撂荒地整治,先行先试发展蟹田稻种植,试种了40多亩,喜获丰收。下一步,我们村将持续推进剩余撂荒地整治,依托蟹稻基地,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周边村庄更多农户发展稻蟹共生综合种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西社镇米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任高国介绍到。
(图、文/交城县融媒体中心 梁赟 司瑞东)